|
|
|
|
|
|
|
江东的盐田出产白盐,江西则为红盐。 在附近的加达村,占堆村长说,他家在村子里至少生活了两百年,祖祖辈辈都是以晒盐为生,“据历史考证,唐朝以前,我们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有人在世界盐业史上查过,没有我们盐井的这种晒盐方式,它是独一无二的。” “盐井的晒盐方式非常原始,不仅表现在生产工具上,方式也是很原始的,纯属于天然的风干。”旦增伦珠研究员介绍到,澜沧江两岸卤水丰富,呈自然泉涌状而出,人们在泉眼处筑成一口口盐井,然后背取卤水到盐田自然晒干,水尽后便是粗盐;此后,将粗盐背回各家平坦的屋项进一步晾晒打理,就可等候盐商收购了,“在‘茶马古道’兴盛时期,这里的盐可以卖到丽江的木府土司、西藏甚至更远的地方。” 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边,两岸的斜坡上是一群群平房式的建筑。块状的盐田呈立体层状分布,每块面积在6到8平方米左右;盐田底面,碗口粗细的木桩林立,支撑着上端的盐田,木桩上,挂着小钟乳石般的结晶盐柱,雪白晶莹。 一些藏族妇女身背大木桶,正用木质水桶把盐井的卤水背到自家的盐池中,再从盐池把卤水分送到每块盐田。周而往复,多的一天要背60多桶。“每次灌满卤水,两三天就能晒成固体状盐,每块盐田上能收十来公斤盐。” “晒盐的最好时候,在农历的三月份。这里晒的盐,头道盐最好,也最白;二道盐中有点土;三道盐就用来喂牲口了。”占堆告诉记者,加达村近200户人家中,大约有130多户有盐田,加起来全村共有1400块左右,每块盐田平均产量为600斤,每公斤一般卖1.6元左右,“虽然盐的质量不同价格就不同,但一年下来,每家每户也能有个8千块钱左右的收入。” 现代变革:交通兴起带来古道新变化 行走在层层叠叠、连绵数百米的盐田边,一些白色的塑料水管纵横交错,深入到各块盐田。有些盐田已经开始装上了抽水机,用抽水来取代传统的人工背水方式。 澜沧江边,古驿道旁,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2005年,我们吸引了5万多名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项目创收近500万元。”从重庆来芒康挂职的副县长喻宗华,对芒康的未来信心满怀,“我们县把今年确定为‘旅游发展年’,一直在努力发展旅游业。” 在芒康县城购物,环保型纸袋取代了常见的塑料袋,商家告诉记者,“用塑料袋的话,一次要罚款200块钱。”发展旅游,保护好芒康现有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在芒康县小昌都村,村民告诉记者,离村庄600多米的原始森林里,就可以看见滇金丝猴灵活的身影。每年春初夏末,经常可以在这里看见成群的滇金丝猴。林密树绿,松涛清泉,金丝猴自由自在地采果摘食,这就是芒康的红拉山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区中部的芒康山,南接滇西北的云岭山脉,海拔在3500米到4500米之间,山高谷深的地形,使区内的原始森林保存比较完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芒康山一带的滇金丝猴数量,估计有2000多只;后来因为滥肆捕猎,到八十年代后期,已经减少到700只左右。1992年,这里被西藏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853平方公里。据初步统计,建立保护区以后,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开始趋向稳定,并可能恢复到1000只以上。保护区内,还有苏门羚、林麝、岩羊、白腹锦鸡等其它珍贵动物。 如今,很多在盐田附近长大的年轻人,告别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背卤水、晒井盐的生产方式,开始走出大山,外出务工。而在芒康县城,藏式修饰的屋顶下,已经变成一排排整齐的汉式建筑。 214和318两条国道的开通,给芒康县城带来了旺盛的人气,也带来了新的观念和发展的契机。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