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梁画栋,呈现出一种朴实的华美典雅,似乎暗示着昔日的繁华昌盛。 这条名叫“解放街”的街道,总体布局呈“T”字形,东西长约350米,南北长约180米,是古镇唯一的街道,直接相通三个城门。同东门一样,西门也是残破不堪。 在镇上随意走走,我看到街道两侧很多人家已经搬走,落满尘土的屋门紧锁,而剩下居民的生活仍然按部就班,似乎始终在延续着古镇上千年来的节奏,不为外界的干扰所改变。据说这里下一步的重点就是整体拆迁古镇,后按原样在新城复建,而在古镇总共48处明清建筑中,有35处保存完好需要“原样搬迁”,其中温家大院是古镇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 沿着青石板小路,朝着南城门方向走,门牌号为解放街90号的温家大院就位于其中。屋门没有特别之处,只是“温家大院”的四字大匾更加引人注目。据主人温光林说,温家大院建于清朝,总共占地74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在海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距离温家大院约50米处就是南门,同样是一道残月形的轮廓,但门外的一对巨型石狮,虽然有些残缺不全,但似乎在向每个游人诉说着古镇历史的悠久和辉煌。更为惊奇的是,一棵两个人牵手才能抱住的黄桷树,生长在城门墙之中,早已与城墙融为一体。据一位李姓老奶奶说,这棵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在将来的搬迁中,这棵古树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江南风格的巫山古镇 1700年历史的古镇却藏在巫山山脉、长江支流大宁河畔的一个平坝里。一千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筑城,大宁河、洋溪河在平坝汇合,冲积了数千亩肥田沃土,盛产水稻;大宁河下连长江,上通陕西镇平、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统天下、诸侯割据争雄的时代,大昌堪称“咽喉”要地,而早在公元前227年,大昌就是当时巫县县城的所在地。 据《巫山县志》记载:西晋太康初年(公元280年),在此设太昌县,而到了北周,为了避讳周文帝宇之“泰”,遂改名为大昌,以后历经变迁,大昌都是县治,此后一直持续到清朝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废大昌县,并入巫山县。同样根据《巫山县志》记载,大昌城修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17年),由当时的知县魏进主持修建,后来又有当地官员陆续修建了三个城门,即东为朝阳门,西为永丰门,南为临济门。而到了清朝道光初年,官员杨佩芝对三个城门进行重修,除了南门仍称临济门外,东门改称紫气门,西门改称通远门。 从现在看来,古镇的规模并不算大,难怪有“袖珍古城”的说法。整座古镇占地约43亩,东西主街长约350米,南北长约180米,布局呈“T”字形的街道,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当地人用“四面可通话、一灯照全城”,形容古镇的“袖珍”。 令人称奇的是,袖珍古城中却保存着三峡地区现存的最大古建筑群,而且大部分还是具有江南特色的明清建筑。据了解,镇内建筑属砖木结构,大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明显的江浙风格。 “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的祖籍大都来自湖广一带。”巫山县大昌镇文化站的站长李纪堂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明朝末年,因为张献忠的大肆屠杀,当地居民几乎死亡殆尽,只有从湖广一带移民过来,所以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同时移民也将江南的建筑文化带来并保存了下来。 大昌古镇或许还尘封着另一段历史。200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古镇深入考证,初步推断大昌古镇可能就是巴人的都城,而专家推测,大昌古镇地下极可能存在大量不为人知的“宝贝”,所以在古镇拆迁完毕后,考古人员将对大昌地下进行一次地毯式的发掘,期待揭开古镇的更多辉煌历史。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