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見的符號,讀作「萬」或「室利靺蹉洛剎囊」,是佛陀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佛陀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十地經論》十二卷說,在悉達多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莊嚴金剛卍字相。 《方廣大莊嚴經》卷三說,佛的頭髮有五個卍字相。《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卍字。 這個卍字是個吉祥的符號,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這個符號在佛教之前的印度早已存在,印度教的主神毗濕奴和克里希納,胸前就有卍字相,據說是胸毛。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這個符號在公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是以《金剛般若經》中說佛是法中之聖王,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 卍字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所謂左旋,是指卍的折曲向左,如卍。所謂右旋,是指卍的折曲向右,如。現時看見的佛像有些是左旋的,有些是右旋的,究竟哪一個對呢?解答這個問題,要放在較大的脈絡中去看。 首先我們要知道,卍字不是在有了佛教以後才有的。在佛教以前的印度早就存在。在印度,這個符號叫swastika,由 Su (吉祥)和 Asati( 有) 兩字合成,是一個寓意吉祥的符號。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