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海洋生态健康状况有3个级别
  • 可可西里反盗猎巡山队再次进发无人区
  • 西藏自然保护区面积位居中国之首
  • 中国保护世界遗产走过20年
  • 珍爱森林保护水资源
  • 北京建成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 河北海兴湿地成为鸟类自然保护区
  • 人类过度捕捞和破坏栖息地 使海洋鱼种少了一半
  • 我国首次开展东北虎心理行为学研究
  • 野生动物身临绝境:为爱而救还是为爱而弃?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为何中国80%以上的大熊猫聚集在四川

    ,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的复合冲积平原,像一轮将满未盈的新月。

      由于海拔落差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古代民族的劳动生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海内经》描写“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处有百兽相群爰居……”其时盛景,可见一斑。

      成都平原土质膏腴,河网交错,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是早期人类理想的生息场所。有人类就有文化,成都文明正是得益于文化的生生不息。以三星堆文化为基础上溯下接,构筑出成都平原古蜀考古文化发展系列: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金沙遗址)——晚期巴蜀文化(商业街船棺葬遗址)。

      这条文化发展链使一个已经失落的古老的巴蜀文明破土而出,显现出璀璨的光芒。这些重要的古蜀文化遗址,揭开了“开国何茫然”的古代蜀国文化面纱。正如历史研究专家谭继和所言:“如果再追溯宝墩文化的源头,200万年前的‘直立人巫山亚种’及晚期智人‘资阳人’的发现,说明四川盆地作为长江上游古文明的起源地和古文化的渊源处,还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是世界农业植物人工栽培的八大起源中心之一。”正是这个时期,成都平原成为大熊猫家庭繁荣的鼎盛时期。

      在成都平原上先后发现宝墩古城等八座古城遗址,这些古城文化面貌基本上一脉相承,时代先后更替。四川大学西部研究院副院长何一民教授曾推定,成都宝墩古城的建城年代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这个古城群是目前为止所知晓的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古城群之一。

      古城群的出现意义重大,它对于研究长江上游古代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国内相关权威专家认为:成都平原早期城址考古新成果,对成都城市史研究有着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它改写了成都“秦灭蜀,张仪、张若筑城”的历史,把成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同时还证明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商业街船棺的挖掘,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船棺墓群。以此证明,早在2500年前,成都城市作为古蜀地区的-中心,已经形成早期城市。黑白分明的大熊猫身上本无文化,是人类的智慧和光芒将“黑”“白”的内含深深植入其间。应当说,一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某种意义上就是“古蜀文明的走廊”。

      何一民教授研究发现,成都有悠久和连续不断的城市文明发展史。城址不变,城名不改,实际上反映了成都作为一个城市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川西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保证了成都长期的繁荣,是大熊猫世世代代留恋这片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都虽经历了战乱和人祸,但却始终能够在原址上复兴,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均十分罕见。成都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终于成为世界仅存的少数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之一。就像“活化石”大熊猫一样,在经过百万年的繁衍生息过后,虽然历经坎坷,却以悠久的姿态一直走到今天。

      世界遗产

      世纪标本世界殊

      “竹子开花咯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1983年,这首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熊猫咪咪》风靡大江南北。其背景直接源于当时大熊猫主食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事件。这首流行音乐唱出了全人类对大熊猫的关注爱护之情。在恐龙消亡数千上万年之后,大熊猫受到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不足千只的大熊猫85%退守到成都平原周边地带。

      为了拯救和保护这一濒危物种,1987年成都市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展了大量研究,突破了圈养大熊猫饲养、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不少技术难关,积累了大量经验。16年来,基地(动物园)的科技人员成功繁育了大熊猫58胎90仔,成活到半岁以上的达50仔,现存43仔。

      如今,成都的邛崃、大邑、崇州、彭州和都江堰都有大熊猫分布,据林业部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连续15年的野外监测及2001—2002年四川省第三次大熊猫外业调查,成都市野外栖息大熊猫在50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熊猫之乡”。

      四川省大熊猫分布于10个市(州)、33个县(市、区)。栖息地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有大熊猫近千只。共建立了大熊猫保护区32处,总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成都地区内有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大熊猫分布区,大熊猫栖息地共一千多平方公里。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鞍子河自然保护区、黑水河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

      鞍子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邛崃系东南支脉龙门山中段,四川盆地西缘的峡谷地带,地处成都崇州市西北角,距成都市中心104公里。总面积101.4平方公里,区内有大熊猫10只左右。作为卧龙—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邑黑水河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连接走廊,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将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构成了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大熊猫种群内部基因的自由交流。

      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在大邑县境内,是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北面及西北面与卧龙、鞍子河自然保护区为邻;西南与芦山黑水河保护区接壤;南面及东南与西岭、斜源、雾山三个镇(乡)的集体林相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经全国第3次大熊猫普查,保护区内分布有大熊猫23只左右,是成都市大熊猫栖息分布的主要地段,其海拔高度1600米—3500米。

      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熊猫现代自然分布区狭长条状弧形带的中段?熏是岷山山系大熊猫B种群最大的栖息地。直接联系着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两个最大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是野生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区域。

      彭州市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邻汶川、茂县与卧龙自然保护区遥相呼应;西接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连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将岷山山系南段多个自然保护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对现有大熊猫种群的正常生活和繁殖有重要作用。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仅几十公里之距有如此密集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世界上也堪称独一无二。

      作为地球上一个古老的物种,大熊猫一直未能解决自身繁殖的“五难”,即择偶难、怀孕难、产仔难、育幼难、成年难。科学统计,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大熊猫一般情况下独自栖于茂密的竹林中,故得雅号“竹林隐士”。大熊猫以吃竹子为生,食物组成中99%为山地竹子。为了消化竹子,就需要喝大量的水,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大熊猫对自身栖息地的要求极为苛刻,它们能相中如此宝地,成都市真是福份不浅。难怪其优良的人居环境引得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纷纷来此购屋置业,与大熊猫一起分享“都市熊猫栖息地”的妙境。但凡大熊猫出国,几乎都得经成都在双流机场乘机远行。不仅于人类,对大熊猫而言,成都也算得上“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在成都市的自然保护区,人与大熊猫和谐相处的事例早已见惯不惊。一些大熊猫来到农民的庄稼地里,有的甚至深入农户家中,与老百姓进行亲密接触。农民们则要么放回山野,要么通知保护区管理人员,近年来因为野生大熊猫生病被村民发现抢救的新闻不时迭出。属于大熊猫的“黑白世界”里,是一派祥和瑞气,其憨态可掬之状,让每一个人都疼爱不已。作为和平的使者,大熊猫频频出访,遍及世界,成为中国最亮的名片。

      令人欣喜的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活动渐入高潮。涵盖成都、雅安、阿坝、甘孜4市州12县,包括邛崃山系、四姑娘山、夹金山山脉9个风景名胜区和8个自然保护区。2006年谜底将揭晓,我们相信大熊猫一定好运天成。如果成功,她将成为继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以及黄龙之后,四川第五个世界遗产。她们如五颗世界明珠,镶嵌在成都的花冠上。600公里范围内拥有5个世界遗产,这在中国又创造了一个第一。

      北纬30°线上的成都,果然神奇。北纬30°线上的成都,地理位置独特:世界上海拨最低的冰川海螺沟令人神往;“窗含西岭千秋雪”,数十公里外的长年雪山(西岭雪山)伴其左右……成都——大熊猫;大熊猫——成都。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浑然一体无可分割了。行文至此,我不禁豁然开朗:一黑一白,黑白相间,圆滚滚有如椭圆球体,其形状美如太极八卦,大熊猫与道家阴阳平衡的太极八卦有着惊人的巧合。道教发源于成都。冥冥之中,始于1900年前的道教可否与800万年动物界的“老祖宗”有着某种内在关联?解密成都“黑匣子”的乌木与环绕成都平原的大熊猫之间有没有关系?古人类从山上向平原一路走来,是曾经栖息在海拔500M的大熊猫上山的必然选择?……

      还有多少谜团等着我们去找到答案?熊猫咪咪,你能告诉我们吗?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