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睡觉为主的“祥祥”,放归后大多数时间是在吃竹子。而且“祥祥”对野外的各种天气已适应了,其生活作息情况与纯粹生活在野生环境下的大熊猫相比差别不大。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说:“目前‘祥祥’已学会了自我生存,而且‘野性充分暴露’,领地意识显现,就像野外的大熊猫,已经有了捍卫自己领地的行为,常常用咆哮甚至撕咬来驱赶所有进入它领地的人。考虑到它的食物来源和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科研人员将它转移到了新培训场。”
体检发现 比圈养兄弟体质好
15日一早,“祥祥”就被饲养人员从林子里哄进了笼子。下午1时20分,科研人员在“祥祥”-的情况下,为它进行了全身体检。体检结果显示,祥祥的体重已经从最初放养时的62多公斤长到了70公斤,有轻度腹水,但全身内脏器官发育正常。此外,科研人员取样检测发现,“祥祥”体内寄生虫感染率也低于野外大熊猫。
兽医告诉记者,综合评价,“祥祥”身体状况良好,与圈养在基地的大熊猫相比,“祥祥”称得上是一只非常结实的瘦猫,“比它在圈养场里的双胞胎兄弟的体质好得多。”
最后冲刺 训练重点在于“断乳”
第二阶段是让“祥祥”走向完全野化的最后冲刺阶段,训练重点在于给它“断乳”。其中,一方面是逐渐戒除它对人工投放食物的依赖,更重要的是戒断它和人类亲近的“心瘾”。饲养人员在第二阶段训练前期几个月还是会少量不定期、不定点地为它留下食物,但到了明年4月的竹笋生长期,研究人员就会为它彻底断粮。如果经过14至16个月的训练,“祥祥”能够脱离人类干扰,彻底独立生活,它就将被放归深山丛林之中,融入当地野生大熊猫种群生活。
张和民说,至2006年,“祥祥”将成长为一个标准的野外雄性个体,人类与它的所有亲密接触都将彻底斩断。那时,“祥祥”将成为第一个真正在野外独立生存的圈养大熊猫。
记者目击 “祥祥”走进新天地
15日下午2时27分,科研人员将一个661克的无线电项圈戴上了“祥祥”的脖子。据大熊猫行为学专家周小平介绍,这个项圈可以让科研人员监测到“祥祥”的活动地点和活动规律,项圈的电池可以持续工作4年时间。此外,为确保“祥祥”安全,科研人员还为它安装了皮下传感识别器。随后,“祥祥”被抬上距离原放养地垂直高度约100米的新放养场。
张和民告诉记者,“祥祥”此次进入的放养圈,面积约有24万平方米,曾是野生大熊猫的领地,这里地形地貌更为复杂,半野外放养的大熊猫与生活在笼子里的大熊猫相比,进食量增大,而这片山林的产竹量在40吨左右,只要“祥祥”勤快,是能够满足它的食量的。
下午2时40分,“祥祥”进入了有着里外两层铁栏的新家。兽医为它注射了复苏剂,10分钟后,它苏醒了。它先动了动耳朵,随后吧嗒了几下嘴巴。3时整,“祥祥”迈出了在新家的第一步。它好似对脖子上多了的那个项圈并不敏感,信步走到了被电栏分割开的小圈旁。这时,电网已经开启电源,“祥祥”显然由于刚刚苏醒,还不太清醒,居然碰到电网上。几次碰撞后,它居然成功越狱,进入另外的小圈,并很快消失在山林里。
以后,科研人员就只有借助无线电和望远镜来观察“祥祥”了。《华西都市报》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