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善待后代乃动物本性 恐龙亦舔犊情深
  • 断奶大熊猫祥祥有望2006年野到家
  • 青海湖畔 那一群行将消失的精灵
  • 极危物种桃花鱼:生存之路在何方?
  • 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
  • 海豚群体也有联络人
  • 位于四国交界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
  • 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
  • 鼻行动物五十年前被人类毁灭
  • 美科学家称远古东方恐头龙可能靠吞吸捕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略谈我国当今的三大生态问题

    产品和畜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植被遭到破坏,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荒漠化速度大大加快;还有本区经济欠发达,投入治理荒漠化的资金不足,致使治理荒漠化的速度赶不上荒漠化的速度。加快荒漠化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在眉睫的大事,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且水土流失面积和速度居世界各国之首。每年损失土壤约50亿吨,被冲走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约1亿吨,相当于我国一年中生产的4000万吨化肥所含的营养物质量。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多达70多亿元。由于水土流失,缺钾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干旱、风化严重、突降暴雨等)、土质松散、坡度较大等有一定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乱砍滥伐、超载放牧等,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失去绿色植被的保护,沙化严重,突降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表景观的形成,就是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的。

      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主要发生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侵蚀,成土基岩-于地表,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就我国而言,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其中贵州省的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已有13万平方千米,广西约8.9万平方千米,云南有6.1万平方千米,三省区总面积达28万平方千米,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专家对岩溶地区的土壤形成测算得知:岩溶地区土壤的形成比河流中下游地区、河口三角洲要缓慢的多,大约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因此,岩溶地区地表土壤很薄,一旦植被破坏,必然导致表层土流失,岩石-。

      石漠化的面积虽比荒漠化、水土流失面积小,但西南地区人口稠密,石漠化的发展,使西南地区经济落后与生态破坏形成恶性循环。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石漠化正威胁着多达111.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仅此一项,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另据卫星遥感资料显示: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石漠化的速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加快。目前,三省区平均每年石漠化的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这个数字并不比荒漠化速度慢。

      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石漠化的祸根。由于人口的激增,对土地承载能力形成沉重负担。人类过度开荒,使水土流失加剧,引起石漠化。石漠化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涵养能力的下降,结果土层变薄、井泉干涸、河川径流减少,生态变得脆弱,形成恶性循环,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并称我国的三大生态问题,它们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农业)的“羁绊”。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应充分估计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特别要防止土地的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二者的关系,走防止与治理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