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善待后代乃动物本性 恐龙亦舔犊情深
  • 断奶大熊猫祥祥有望2006年野到家
  • 青海湖畔 那一群行将消失的精灵
  • 极危物种桃花鱼:生存之路在何方?
  • 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
  • 海豚群体也有联络人
  • 位于四国交界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
  • 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
  • 略谈我国当今的三大生态问题
  • 美科学家称远古东方恐头龙可能靠吞吸捕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文物与垃圾

    之美。安居乐业,能乐业者必讲究安居,参观那些老屋大宅,门廊庭园,亭台楼阁,可了解房主的生活水平与享乐品位,但让今人居住,则照明、供暖、通风、防潮、防暑……均须彻底改造了。中国人、洋人、一批批的参观者均觉得古民居美,有情趣、稀罕,都赞赏那久远年代便创造了当时美好的生活。但参观后,所有的参观者便住到今天的宾馆酒店去了,谁也不愿留住在古宅里,古宅里的工作人员下班后也回家去了,古宅失去其宅的实用价值,已成为示众的巨大文物。联合国更选几处这样巨大的文物保护起来,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旅游收入大概可以满足需求。但大量老百姓的砖木住宅都朽了,要重建,重建就不能再建老样子,因那已不适应今天的生活,为了别人眼里的独特与猎奇,强迫老百姓就范,行吗?而新建民居如何立足当代,吸取西方和传统之优,这绝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这是科学与艺术的创造课题,我们呼吁专家,重视专家,这样的专家属国宝级。

      传统体现于感情,而非形式。

      中国人讲究光宗耀祖,要求子孙为祖上争光。同时,对身后声名与祖上的荣华同等重视,“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似乎比其他国家更鲜明突出。传统观念是家族观念的扩展,家族观念是传统观念的微缩,我估计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当居世界首位,家谱也许是我国的特产,数典忘祖被认为是罪大恶极。“五四运动”打开了封闭的门户,梳理了传统,展拓了传统,救救孩子!创造新文化是子孙唯一的前途。今天重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那多样性,当指今日创造出的多样性,祖上的多样性已进博物馆珍藏,陈列,用祖上的成品同国际上去比今天的多样性,岂非显示了子孙的没出息,因文物不是今人的创造。有人买了件铜器,铜绿斑斑,此公却将之擦得光亮如新,别人嗤笑他的愚昧,鲁迅感到他不过还原了文物的本来面目。文物本是现实什物,时间将之涂抹成模糊的“文物”,它也就身价百倍地在人间穿来穿去,被人买来卖去。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糟粕多于精华,有幸被保留下来的“文物”,必然更是糟粕多于精华,出身糟粕,长寿而成精华,文物之幸也。若传统之事物统统长存,后人便无立锥之地。淘汰筛选,新陈代谢,维护着人类文明的繁衍不息。当代之事,立足当代,重在创造新生,新生不一定从继承而来,因未来是未知。若一味强调立足传统,要在传统基础上求发展,则将永困于传统的基础之大牢,能越狱而出者凤毛麟角。而传统的历次大转变,大发展,都近似后浪推翻前浪的革命风暴。

      文物除文史价值外,其实体往往是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玩文物,玩艺术,扩展了文物市场。进入市场,良莠不齐,真伪混杂,垃圾多多。不久前一次大规模的工艺品拍卖会,据报道几乎全军覆没,统统卖不掉,有人怨因缺乏大师,而实质问题是落后的审美观制品已日益被当代人唾弃。那些陈腔滥调的黄杨木雕、牙雕、石雕,老艺人们虽终身爱其手艺,感叹后继乏人,连自己的孙子也不肯继承了,若遇上低水平的洋人夸他们的作品,赋予了他们心灵的慰藉与希望。

      豪富大宅中的砖、木雕饰以繁琐为美,堆砌为美,导游讲解一派胡言,夸夸其谈其中从情节故事到表现形式之精妙绝伦。民间,因其地处偏僻,闭塞,贫穷落后,但聪明的艺人用泥、木、竹、纸、麦秆等最简单的材料制成巧妙的什物和玩具,确是极生动的艺术创作,雅俗共赏。

      民间艺术的价值诞生于智慧。

      民间的处境不断变化,城乡区别减弱,民间的涵义日益淡化,固有的民间艺术的样式不能永葆原貌,智慧不断发展,民间艺术必然在创新中变异,呈现新貌。旧情脉脉,人们对旧形式的过分维护,其实是断了它们的新生前程。

      文物进入了时尚,于是,并无文物价值的“文物”,伪造的“文物”,文物垃圾充斥市场,看来尚无鉴别与控制真假文物的有力机构。上海市宣言要拆除城雕垃圾,我闻而喜,鼓掌。改革开放以来,无数蹩脚壁画和城雕占领了城乡,污染了景观,丑化了国家文化的面貌,拆!拆!拆!毁!毁!毁!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