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适应海洋水质,然后迅速死亡,再经过年复一年的海浪冲击,就形成了一道完全由贝壳组成的堤坝。实际上贝壳堤是古代海岸的遗迹。地质学家发现,在天津地区最老的,比较有规模的贝壳堤距离现在有4700年的历史。
这就是说,距今4700年的时候,原本一直流入渤海的黄河,突然发生了变化,不再由此进入大海。同时,在苏北沿海地区,也有一些贝壳沙(贝壳堤的一种类型),这些贝壳沙与天津附近的贝壳堤正好是交叉存在的。当天津有贝壳堤的时候,苏北就没有贝壳沙;当苏北有贝壳沙的时期,天津就没有贝壳堤。渤海湾西岸和苏北沿海分布的贝壳堤,给我们提供了黄河远古时期基本上准确的南北迁徙时间。
黄河改道竟是因为陨石雨撞击华北
北京科技报:4700年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黄河的入海口从渤海湾突然迁移到了苏北?
王若柏:根据历史的一些资料推测,在4700—4800年前,华北平原可能遭受了一次陨石雨的撞击。这次规模巨大的撞击,可能截断了黄河入海的河道,迫使黄河改道苏北。
北京科技报:距今4700年前后是什么时代?这次陨石雨的撞击事件是如何得出的?
王若柏:距今4700年前后是全新世降温最强烈的“小冰期”时代的开始,也是中国和世界许多地区新石器文化先后突然走向衰落的时代。同时,也是冀中平原古文化空缺区开始形成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前,中华大地上已经有很多文化存在,北面有红山文化,南面有梁楚文化,西面有齐家文化,中部的华北平原则有龙山文化。但是,恰恰是在4700年前后,这些文化突然全部消失了,中间有个沉积层,后来的文化比起早期的文化要大大的落后,说明文化形成了一个断层。这个断层与陨石雨撞击的年代极为吻合。
另外,我们在冀中平原和白洋淀地区发现了许多蝶形地貌———蝶形洼地。这些蝶形洼地从历史地形图上看就是一些大的水坑,这些大的水坑,我发现的就有200到300个之多,实际上这些水坑几次洪水就能把它掩盖掉。也就是说,现在还能保留的就有200到300个,推测历史上可能更大。这些大的水坑明显是陨石撞击留下的。
也就是说,在距今4700年前后的某一天,无数大小不等的陨石从天而降,随之而来的大-四处爆发,不知所措的人们到处逃窜,大火无情地吞噬了一切。这巨大的力量最终导致黄河北上的路途被截断,不得不在今天的山东西侧、河南东侧这一地区转而南下,由苏北注入黄海。这一改道使黄河河道发生了超过500公里的位移。
陨石雨撞击的结果导致华北文明出现断层
北京科技报:这次陨石雨撞击既然导致了文明的消失,那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
王若柏:巨大的撞击造成的破坏远不止是黄河改道引发的滔天洪水,接踵而至的是更加可怕的降温事件。由于巨大的-将尘埃抛向空中,甚至抛到同温层,阳光被遮蔽,气温迅速下降。
华北的龙山文化,苏北的梁楚文化,撞击点北方的红山文化,以及西部的齐家文化由于受到洪水或是降温的影响都以无法生存。这时,惟一还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只有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是黄土高原。这里地势较高,虽然属于北方,但又不是很靠北,气温也还可以,因此,各个文化才向这里集结。在这里,人们重新开始建造家园。
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春秋战国时期依然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封土地的情况,在华北平原这块原本肥沃的土地上,竟然是一片空白,而在中原、华南地区却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各个诸侯国的名称。这恰恰说明在两千多年后,人们对于华北地区这块曾经的重灾区依然心有余悸,不敢涉足。
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被证实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北京科技报:这一些又是如何和大禹治水联系在一起的?
王若柏:规模巨大的撞击严重地破坏了华北平原地理和生态环境,使得黄河北流的河道也受到了破坏,造成了河道的壅塞,入海口也被截断。在此之后,河北平原开始洪水肆虐,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了极不稳定的时期。这就是女娲补天中描述的“水浩洋而不息”的场面,这种情况可能延续了数百年的时间。灾难逐渐的平息了下来,残存的先民又开始重建家园,在与洪水进行的斗争中,生产力逐步得到了恢复。
古代传说的研究也证实了“大禹治水”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也就是“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的过程。可以说,在“大禹治水”的努力工作下,黄河复归北流。
北京科技报:那你认为大禹治理的到底是哪一段黄河呢?
王若柏:大禹治理的很可能是今天的洛阳、郑州、开封一带的黄河,他将原本从山东西侧改道南下的黄河转向北方,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北流顺下,东流高扬。”意思是说,黄河只有在华北地区北上入海,才能平稳流淌,而如果是向东流,虽然入海口近了,但必定会使黄河泛滥,大水不止。
大禹的做法恰恰符合了地质结构的走向,使得黄河水有了稳定的河道,狂躁了数百年的黄河,终于平静了下来。人们也得以有了稳定的生活环境,至此中华文明从中原再度兴起并延续至今。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