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除去防火墙外,没有内柱和其他固定墙面,各种活动隔墙、栏杆和家具可以灵活方便地把楼面切割成符合不同展览需要的空间。
蓬皮杜中心这次的中国之行也沿袭了它们通常的策展方式,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把符合主题的藏品拿出来布展。这次的主题是“新浪潮”。说到“新浪潮”这个词,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法国新浪潮电影,1958年起,一大批青年导演以反传统反权威的立场拍摄了不同于商业电影的新电影,他们大量运用跳切、跳轴、长镜头调度等新技法,采用松散的叙述结构,并且手持摄像机实地拍摄街景。他们认为电影是导演个人的艺术表达,而不是取悦观众或-宣传的工具,这场运动时至今日,仍对全球电影创作者具有深远的影响。
策展人卡米尔认为,这次展览之所以借用了“新浪潮”的名字,是因为这些艺术品可以看作新浪潮电影思想的延伸。新浪潮电影的一些风格和元素都被运用到了其他艺术样式当中,整个展览向我们讲述了运动图像(电影)和固定图像(绘画)之间的联系。比如60年代兴起的“叙事具象派”,是欧洲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回应,采用了新的叙事手法和摄影手法,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索性参与了拍摄电影。80年代,数码技术的使用和摄影的全新技术,艺术家开始以运动图像来组织普通图像,电影渐渐成为构成想象世界的元素;但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又试图将运动图像静止化。而90年代以后,运动图像彻底渗透到所有的造型艺术领域,各类艺术家都从电影技巧中吸取灵感,这是屏幕的时代。所有的展品经过策展者的精心安排,按法国现代艺术的变迁被分成三个部分,布展方式十分独特。
当然,这次展览中的许多艺术家对中国观众来说都相当陌生,而他们在法国及欧洲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上海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李旭解释说,“这是因为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艺术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所以我们熟悉的现代艺术都是美国的,而实际上巴黎的艺术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只是我们以往介绍得太少了,多少年来我们在译介方面太美国化了。‘新浪潮’展览正是向我们展示了我们遗漏了的艺术力量,或许这个展览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许多展品特别是90年代以后展馆中的作品都极具震撼力。一个叫《回声》的录像装置作品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它的作者是青年艺术家谢素梅。她出生于卢森堡,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英国人,父母都是音乐家。谢素梅从小接受了音乐和美术的双重教育,她的作品也展示了作为视觉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双重素养。2003年,她代表卢森堡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获得国家馆金狮奖。在上海展出的《回声》是她获奖作品的一部分,拍摄的是艺术家本人穿着红裙子在一块亮绿色的草地上,面向一个悬崖演奏大提琴。演奏的声音被对面的山峰撞回,发出回声,从而可以说是艺术家跟山崖在进行着二重奏。而整个画面依照了中国绘画的构图比例,那座陡峭的山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画面,显示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整个作品非常壮美。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