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的珊瑚礁 如果从空中俯瞰,称大堡礁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装饰品”毫不为过,那就像一串串闪耀着天蓝、靛蓝、蔚蓝和乳白色光芒的明珠。珊瑚要在阳光充足的热带海区浅水水域中才能生长,在大陆架和海底浅滩区域逐渐形成了大量的珊瑚礁,沿着澳大利亚东北部大陆架,大堡礁绵延了两千零三十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体;大堡礁的另一部分分布在岛屿周围,这些岛屿其实是海洋中的山脉的顶峰。整个大堡礁由三千多个形成于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和泻湖组成,它的形成历史在一万年以内,即最近一次冰河时期以后。
塑造两千公里长的珊瑚礁体可是个庞大工程,建筑工就是无数的小珊瑚虫,大约有三百五十种。珊瑚虫与水母有亲缘关系,每个珊瑚虫的嘴周围有一圈触须,从海水中吸取碳酸钙,变成石灰质的外壳,外壳累计起来便成为珊瑚礁。珊瑚虫与一种叫做虫黄藻的微生物共生于石灰质外壳中,虫黄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氧,可供珊瑚虫吸收,虫黄藻也需要珊瑚虫提供硝酸盐和其排泄物中的其他养分。所以,生长的珊瑚礁只能在有阳光的浅水区,水深不超过四十米。
珊瑚礁就像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在大堡礁美得眩目的珊瑚丛中,其实存在着争夺食物和空间的生物界永恒的生存竞争。珊瑚分为软珊瑚和硬珊瑚(造礁的珊瑚)两大类,形态各异。有的珊瑚像鹿角,有的像鞭子,有的像扇子。有些可禁受浪涛冲击,有些只能生长在平静的水域。有些长得快,以便遮掩亲邻占有更多的阳光,有些会用含毒的触须,或向水里施放致命化学物质,清除其领域内的竞争同类。
此外还有吃珊瑚的动物,例如刺冠海星,它能把腹腔吐出来贴在珊瑚礁上把包括珊瑚虫活体在内的礁盘一起消化掉。刺冠海星的数量会周期性地剧增,可以把整片珊瑚礁吃干净。
白天在珊瑚礁阴影下的水中一片沉寂,到夜里珊瑚丛中的各种动物纷纷亮相。珊瑚虫也在夜间觅食,伸出色彩缤纷的触须捕食浮游生物。无数珊瑚虫的触须一起伸展,宛如鲜花怒放(白天触须关闭,否则会遮住虫黄藻需要的阳光)。
在珊瑚礁中生活的生物还有海绵、海葵、海参、海鞘、水母、巨蛤、和鱼虾类。这里就像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取代了雨林中的树木,鱼类和软体动物取代了鸟兽。同雨林一样,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生存竞争,仅鱼就有一百五十种之多,足可见竞争之激烈;到处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用于求偶、警告、伪装、欺骗……
珊瑚礁不断生长。新珊瑚礁露出水面,很快就盖上一层白沙,很快地,先锋植物就登陆了,它们结出的耐盐果实可以在水上漂浮数月,漂到合适的地方生根落户。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