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普若岗日冰原
  • 冰川地貌系列①:冰川的形成及其运动
  • 陨星 来自天外的撞击
  • 黄龙钙华,比九寨更壮观
  • 小行星,行星际空间的碎石
  • 雅丹地貌小知识
  • 我国几处有名的天坑和天坑群
  • 钙华梯池的神奇景观——土耳其帕木克堡
  • 地质年代——划分地球自然历史的度量标尺
  • 珊瑚海与大堡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青藏高原曾经有过大冰盖吗

    谷冰川谷地中常见的地貌形态,其规模在高原腹地较小,南部及东南部较大。另外,古冰川遗迹中还有羊背石、鼓丘、冰砾阜丘等。在高原南部及东南地区,古冰斗遗迹类型多样,侵蚀与堆积形态发育明显,地貌对照性强烈,它们所反映的是海洋性冰川作用的结果。相反,在高原内部,古冰川冰蚀和冰碛地貌往往不典型,反映了大陆性冰川地质地貌作用要缓和得多。科学家们就是通过对冰川地貌的研究获知过去冰川作用年代及其范围的。

    青藏高原大冰盖的支持论与反对论
        自19世纪末期以来,先后来青藏高原考察和探险的地理、地质学家对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研究,他们对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中是否存在统一的大冰盖有不同的认识。

        早期的学者(青藏高原大冰盖论的支持者)主要根据局部的地貌考察资料。由于北欧斯堪的那维亚高原大冰盖的冰川作用对地表的侵蚀,冰盖退缩后形成了众多的侵蚀湖盆,因此E.Huntington(亨汀顿)、E.Trinkler(欣克勒)、 B.M.Синичын(西尼村)等人将青藏高原上众多的湖泊和各种侵蚀地貌的成因与古冰川联系起来,从而提出高原普遍为冰川覆盖的看法和假设。20世纪80年代,德国科学家M.Kuhle(库勒)先后在喜马拉雅南坡、青藏高原东北部、珠峰地区、藏南等地考察第四纪冰川遗迹,在此基础上,推测“末次冰期雪线高度降到4000m左右,其北部地区古雪线为3770m,中部4000m以下,中部和南部为4720m,喜马拉雅山主峰南坡地区在4000m以下。如此之低的平衡线意味着大冰盖的面积可达200~240万平方公里,厚度达1200~1700m”。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韩同林根据青藏公路和中巴公路附近等地区观察,认为青藏高原上普遍存在冰蚀平原、冰蚀丘陵、冰蚀洼地、冰盆、冰阶、冰碛物和冰川漂砾等大冰盖的遗迹,推论早更新世冰期中除柴达木盆地外均被大陆冰盖所占据,并认为冰盖厚度至少在1000~1700m。然而,在持大冰盖论者提供的证据中,除了其中一些地貌类型是否为古冰川遗迹尚存争议外,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没有给出这些古冰川遗迹形成的时代。由于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从第四纪初期的早更新世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各个时期冰川作用的中心和范围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那么将多次冰川作用造成的冰川遗迹归结于一次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大冰盖)产物,显然存在着学术漏洞。

        从地貌发育成因和沉积物形成环境的角度出发,早期的青藏高原探险者Sven Hedin(斯文·赫定)等人认为第四纪时期的冰川作用可能没有如此之大。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国学者对青藏高原现代冰川与古冰川遗迹进行的广泛考察,逐渐形成了青藏高原不存在统一大冰盖的观点,认为第四纪最大冰期时青藏高原冰川发育有大型的网状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冰帽和局部小冰盖,但各山系的冰川并没有相互联结,形成统一的大冰盖。

    高原边缘与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
        青藏高原地貌和气候组合在高原外围与高原内部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各区域雪线存在着巨大高差。研究表明,高原边缘的末次冰期雪线下降幅度比高原内部大得多,可达5倍以上;古冰川遗迹下限的海拔高度从高原边缘到内部相差达3000m以上。李炳元、李吉均等地质学者以多年考察资料为依据编制的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图,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类型和分布状况,表明了高原边缘与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

    地学分支学科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地层年代学的进展,不断确认第四纪的一些冰期中,青藏高原上有不少地区并无冰川覆盖;在冰缘地貌的研究中,广泛分布于藏北的冰缘现象古砂楔年代跨越了末次次盛冰期,甚至倒数第二次冰期;湖泊地貌与湖泊沉积的研究证明,第四纪时期许多湖泊是连续发育并接受连续沉积的,即使在冰川作用最强烈的时期,一些湖泊的发育仍未停止;高原上活跃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表明,大多数火山地貌为熔岩被周围经切割成的具陡崖的桌状山地和残留火山锥,其上没有冰川运动产生的羊背岩等侵蚀形态。这些证据从一个方面说明冰期时青藏高原不存在连续的大冰盖。

        然而,无大冰盖论者同样面临着古冰川遗迹代表的时代和指示的寒冷程度问题。人们发现的古冰川遗迹只能是最大一次冰川作用留下的印记,由于高原隆升引起的地形地貌改变和气候环境变化,也许我们并不能证明以前没有发生过更强烈的冰川作用。高原上曾经存在程度较强、范围较大冰川作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普若岗日冰原的启示
        1999年,中美科学家在西藏中部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冰川——普若岗日冰原,它被确认为世界上极地地区以外最大的冰川。冰川学界根据冰川的规模,将其分为冰盖、冰原、山谷冰川等类型,其中最大的,像覆盖着南北极大陆的成百万、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冰川被称作冰盖。规模次于冰盖,成百上千平方公里大小的冰川被称作冰原。冰原多被发现在接近北极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阿拉斯加等地区。以往,科学家在中国境内发现的都是规模小于冰原的山谷冰川、冰帽、冰斗冰川等。普若岗日冰原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冰川类型方面的一个空白。更重要的是,对这个冰原的研究,将为回答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的“青藏高原过去是否存在大冰盖”的问题,提供新的有力证据。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