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拉萨人结婚
  • 白族民间舞蹈——绕三灵
  • 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 晋中,那座大院那座山
  • 五月新疆喀什节日连连 喜事绵绵
  • 婺源:景绝尘寰 翰墨遗香
  • 崇仁古镇——文体之乡
  • 哈萨克族的叼羊
  • 欢腾多情 花瑶婚礼图
  • 贵州建成生态博物馆群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漫步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个奇迹。故宫博物院在危难中保护了国宝,中国人民在危难中维护了国宝的尊严。

      直到1948年,故宫的国宝仍在祖国大陆,分别藏于北京和南京,仍是一个故宫博物院。1948年年底,由南京迁往台湾的国宝分三批。第一批于1948年12月22日启运,由国民党海军军舰“中鼎号”运载,计有古物295箱,图书18箱,文献7箱,共计320箱,于12月27日到达台湾基隆;第二批文物1949年1月6日启运,由“招商局”的“海沪轮”运载,计有古物496箱,图书1184箱,共计1680箱,于1月9日到达台湾基隆;第三批文物1949年1月29日抵达台湾。三批文物共计2922箱,数量上虽然只有存放南京文物的1/4,但在质量上多是精品。

      这些国宝迁往台湾后,先存台中市,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仓库落成,迁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藏。1957年在亚洲协会的赞助下,在仓库之外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1年,台湾“行政院”决定在现址即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设新馆,1962年6月奠基,1965年落成。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同时,台湾当局的“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条例规程,其中规定:“将来国家统一后,故宫文物仍交回本院”。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馆。至此,运往台湾的国宝开始有了良好的保存和展览环境。也正是由这一天开始,中国有了两个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晚成立40年。

      国宝藏在台北外双溪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仿古典样式的现代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山清水秀的外双溪,建院基地面积为161519公顷。建筑设计吸收了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米-的墙体,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新雅丽。内部陈设完全按现代博物馆的要求设计。自上世纪80年代,所藏国宝已进入恒温、防火、防潮、防震以及24小时安全监控的现代化科技维护。

      在这个现代化的博物馆里面,珍藏着由祖国大陆运往台湾的文物60万件。其中器物、书画5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万册,清宫档案文献38万册,加上迁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件。这个数字虽然不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数量,然其中的精品却是举世无双价值连城。如玉器中的新石器时期鸟纹玉饰,汉代的玉角形杯、玉辟邪,清代的碧玉鳌鱼花插;青铜器中的商代兽面纹方尊,西周的祖乙尊;瓷器中的宋代钧窑丁香紫尊,明代景德镇釉里红菊花大碗,清代康熙窑的宝石红观音瓶;书法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轼的《前赤壁赋》;绘画中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以及古籍善本中的宋元刻本,都是无上的国宝。

      到台湾看国宝

      无论是参观北京故宫,还是浏览台北故宫展品,同样的感觉是美不胜收。正如已离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所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有机会去台湾的朋友,一定要去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作一审美的巡礼,因为这里存放展示着别处看不到的中国艺术珍品真迹。

      书画:当你走进书画展厅,迎接你的是唐、宋、元、明、清书画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书画9120件,其中,元以前绘画574件,元以前书法155件,均堪称国宝。

      在这里,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领略到魏晋书法的风韵,而且能了解到收藏史的一些掌故。《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封短信,内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问候,笔法圆劲古雅、意态闲逸。在优美的姿态中,流露出潇洒的意蕴。清代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此迹,誉之为“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当年乾隆将此迹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稀”,特建“三稀堂”收藏。时至今日,“三稀”中的两稀在北京,一稀在台北,原本一个整体的“三稀”,北京是三缺一,台湾是三缺二,都不完整,不知何时“三稀”能团圆重聚!

      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藏在这里。颜真卿是一代忠臣,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平息叛乱时被叛臣李希烈杀害而壮烈殉国。此文稿是颜真卿为悼念其侄季明在平叛中罹难的祭文。书法向有书如其人之说。颜真卿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映照于笔下。其中的删改涂抹,正可见颜真卿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后人称此书文墨并佳,旷世绝品。

      一代文豪苏轼的《寒食帖》也在此,苏轼生前虽未到过台湾,但曾被贬海南多年,对海岛风光他是熟悉的。《寒食帖》作于去海南之前。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命运偃蹙,此帖为贬官黄州时所写,心情悲愤,字里行间随着情绪波动而产生节奏变化。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此帖体观了“尚意”的特点。

      旅游者在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面前会有荡气回肠之感,两米高、一米宽的巨幅中,北中国的巍峨高山迎面压来,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之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若弦丝的瀑布飞流直下,溪声在山谷中回荡。观看此画,今日的旅游者会在惬意中忘记旅途的疲劳。

      如果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给人的感受是气势,那么,宋代画家崔白的《双喜图》带来的则是趣味。此幅描绘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画面上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者振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老鹰那样紧张,故驻足回首张望,似欲回答此路不可行吗?三者动态与其呼应的关系,极富韵律动感。还有树林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又倾俯之姿,更增添了生动活泼的神韵。

      站在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面前,你可以感受中国大写意画的神韵。梁楷是名满中日的大画家,喜好饮酒,酒后不拘礼法,自称“梁疯子”,擅长人物画,以泼墨简笔著称。《泼墨仙人图》以大笔溽墨,自肩膀至衣服下端,顺势泼来,不出十数笔,就将一位独立独行,无拘无束的仙人挥写出来,笔简形具,充分表达了仙人飘逸的气质。

      如果你喜欢青铜工艺品,这里更让人目不暇接。青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宗周钟、散氏盘;陶瓷器中的宋代汝窑莲花式温碗、龙泉窑翠青五管瓶;玉器中的商代鸟形佩,汉代玉角形杯,清代翠玉白菜等会让你一饱眼福。

      青铜:毛公鼎是中国2800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500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7000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宗周钟也是西周的重器。商代的钟形乐器大多数是口部朝上,钟体用长柄支起后再敲奏;西周开始,渐渐改为钟口朝下,钟柄加环悬挂而奏,成为惯见的“甬钟”形式。宗周钟便是甬钟的代表。宗周钟外形上最大的特征,是钟身两面共装饰36枚高突的长形乳丁纹,极尽华丽醒目。此钟音质浑厚洪亮,有宗庙庄严气概。

      西周散氏盘的造形、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357字,全篇记载西周时土地纠纷之事。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

      宋瓷:宋代汝窑莲花式温碗作十瓣莲花形,造型别致,温柔婉约,高雅清丽。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的纹饰及造型,取其出污泥而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在宋代广为各类器物所采用。

      生活的艺术化在宋代可见一斑。宋代定窑的婴儿枕造型采婴儿侧卧于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叠。左手执一状似彩球童玩,丝带贯穿,上下以蝴蝶结饰固定。婴儿脸部交待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

      玉器:商代玉鸟形佩,赭色玉质,以镂空与浅浮雕技法,雕琢出一枭鸟的侧面造型。鸟头上站立一龙。由文献资料可知,古人在祭典上,常持拿着上端饰玉器的“玉梢”来歌舞,这件玉鸟纹佩,或即是玉梢上端的玉饰吧!汉代的玉角形杯,质地为青白色的闪玉,杂有褐色斑。杯身似兽角,而横断面则呈圆角的长方形。器的正面饰一龙纹,首、身、尾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首、尾为高浮雕,身则为浅浮雕。器的背面浅浮雕一凤鸟,纹饰的处理虚实相间,布局四方呼应,具有律动感,且十分平衡和谐。

      清代的翠玉白菜以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运用玉料自然的色泽分布,琢碾出一棵鲜活欲滴、叶片上还停留了两只螽斯的白菜。此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螽斯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典籍:喜欢读书的旅游者,可以光顾一下这里的图书文献。藏在这里的古籍善本不仅时代早(宋、元、明版较多),而且卷帙完整,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擒藻堂《四库全书》等,多是独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当珍贵。

      孟子注疏解经 传统的经学是我国文化的源泉。此书亦为八行本群经注疏合刻本之一,刻于宋宁宗嘉泰年间,书版元明两代曾加以修补。全书分为十四卷,每卷并分上下。宋版原刻,点画严整,字无俗体,校勘精审,元季以后修补者,字稍近匠体,不若原刻矜慎,惟尚不失出自良工之手。八行本群经传世可考者只有6种,是本为其中之一,且笔墨精审,版式宽大爽朗,由上可见北宋监刻诸书之遗,下足以校正后来各本之讹谬,实为稀世之珍本。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约1105—1180),字子止,山东钜野人,世居汴京昭德坊,遂称昭德先生,金人南侵,举家避乱入蜀,居嘉定(今乐山),为四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官,井度好藏书,后全部赠送公武,连同晁氏原有家藏,除其重复,有书2.45万多卷,亲自校雠,撰写提要,当时公武正镇守荣州和义郡,故书名曰《郡斋读书志》。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有类,每部有总论,即大序,每类有小序,列在每类第一部书的提要中,每书有提要,对作者、注疏者之爵里、时代,均有详细的介绍,而书之内容优劣得失,亦有公正之评语,于学术源流之考订,多精到之论,为后世整理古籍,考辨存佚的重要依据。是书共计七卷,前四卷为志,一、二、三卷各分上下,卷四则分上中下,卷五为附志,亦分上下,另附后志两卷,刊工精巧,笔法整饬,气味古,弥足珍贵。

      新刊淮南鸿烈解 《淮南子》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21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淮南子》宋刊本传世甚为稀少,台湾故宫所藏这一茶陵谭氏所刊的21卷本,可以说是《淮南子》宋刊的孤本了。

      满文原档 满文原档是满族入关前的重要秘籍。台湾故宫珍藏满文档案相当丰富,其中满文原档,共40巨册,是研究满族先世发祥传说、八旗制度、社会习俗、经济生活、部族发展、对外关系及明清交涉的直接史料,也是探讨满文由旧变新的珍贵语文资料。

      台湾图附澎湖群岛图 《台湾图附澎湖群岛图》,纵63厘米,横772厘米,图像式纸本彩绘。图例方位:前西,后东,左北,右南,北起鸡笼社,南迄沙马矶头,凡山川、港湾、河流、岛屿、沙洲、县城、衙署、庙宇、炮台等,俱逐一标明,南详北略。雍正元年(1723年),建彰化县。十二年(1734年),彰化县城环植刺竹。原图标明彰化县名,但未筑城植竹,可以推知原图确系雍正十二年以前绘制的台湾彩绘古地图。历史记载再一次证明了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宫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它记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每一页都有着精彩的故事。

      故宫是一座走不完的艺术长廊,它集中了中华艺术之美,每一段都令人一唱三叹。

      故宫永远是一个整体,北京故宫和台湾故宫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所有的中国人都希望看到一个完整的故宫博物院。

      相关链接

      郑欣淼(文化部副部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依托故宫(紫禁城)建立的,它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院和文化遗产。这一特殊地位,使故宫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两岸故宫的珍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都负有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而且双方收藏品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北京故宫的未来发展,是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坚持并发扬自己的特色,更好地发挥在保存、传承中华文化并创造新的文化中的作用,这其实就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石守谦(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明年是故宫80周年的大庆,大家的感觉都是非常特殊的,两岸心情是一样的。我们正从台北故宫收藏最精彩的北宋部分入手,筹备以北宋为主轴的一个系列展览。此外,院庆时推出三个影片,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典藏品能够用新的媒介传达给广大有兴趣的观众。

      我们有一个立足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是我们重要的背景,我们会尽量朝向一个大格局。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会在未来世界文化创造上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我想这是台北故宫80年后努力的方向。(李一 )(录自2005年1月14日接受新华社和光明日报记者的同共采访)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