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把京城东南侧崇文门的點摘了下来,换上铸有“蒲牢”钟钮的这口“城钟”。
说来也怪,自打崇文门换上了“蒲牢钟”后,“蒲牢”再也不乱吼乱叫了。它一心一意为京城百姓效力,发出的声音好听而又洪亮,远远超过打點的声音。“蒲牢钟”的钟声还特别能够通人情,听到钟声的人,就像有人在耳边说话一样,而且钟声“说话”的对象也是一个人一个样。“定更”的时候撞钟,人们听到的钟声,就是“关门!关门!”亮更时的钟声,就是“开门!开门!”崇文门曾是商人交税的一道关口,商人们听了,就是“交税!交税!”人们津津乐道,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专门前来崇文门聆听“蒲牢钟”钟声。恩爱夫妻来了,听到的钟声就是“甜蜜!甜蜜!”秀才们来了,听到的是“中榜!中榜!”官员们听到的是“廉洁!廉洁!”做贼心虚的贪官听了,就是“败露!败露!”勤劳的人听了,是“可敬!可敬!”懒惰的人听到的钟声是“干活!干活!”一口钟怎么能撞出这么多样的钟声呢?
老人们常说:“撞钟时许下一个心愿,这时候的祝愿最灵验!”孔子也说过:“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莫道传说是传说,往往理在传说中。
崇文门在京城最高大城门——正阳门的东侧,正阳门之西是宣武门。中国古代有个传统,就是崇尚“以文兴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民族精神。封建社会条件下,人们追求幸福、平安地生活,他们痛恨贪官污吏,于是就有了反贪倡廉的精神。久而久之,把他们的这种追求变成一种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附会在某人某物上,于是就有了这样那样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不是信史,但其中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生命的钟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却是真实可信的。
从“九门八點一口钟”的传说到钟爱生活的情结来分析,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要在多方面有利条件都具备时才能形成。钟在这一传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历史上有“同律度量衡”的传统。钟不仅是乐器,类似它的器物造型,还引申为量器和衡器中的部分器具。因此,钟又有了“汇聚”的功能。“钟者聚也”,也引申到美好爱情,出现了“一见钟情”的成语。
如今,崇文门不在了,但作为象征性国门的正阳门则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而中国铸造响钟的优秀传统工艺,也随着新类型响钟的开发性保护,被保留了下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