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将60%新住宅建在已开发土地上的计划。目前英国各级政府正在为实现报告提出的目标而努力。
作为地方政府规划顾问的合乐公司项目总监闻汉认为,加强市政府主导有利于调动资源,统一规划,促进城市协调发展。首先要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规划重心,再确定如何对旧城区有计划的改造,如何对已开发土地再利用建成新区,同时严格遵守拆迁等相关法律。
■旧城改造:慎拆慎建对新建筑要包容
从150米高的摩天缆车“伦敦眼”顶端向四面望去,不同时代的建筑呈现眼前,既有议会大厦、西敏寺为代表的老城区,也有形如子弹头的玻璃大厦和高楼林立的CBD。看似缺少章法,但50岁的老伦敦人哈兰说,这就是古老却又不失青春活力的伦敦。
建筑大师泰瑞·法瑞看到最近的民意测验显示,伦敦人更偏好古建筑。白金汉宫、伦敦塔、西敏寺等建筑市民最喜爱,市民最不喜爱的包括“伦敦眼”、泰德现代艺术馆等都是新建或翻新的建筑。泰瑞·法瑞认为,矛盾的是,尽管市民不喜欢“伦敦眼”和泰德现代艺术馆,但它们是最热门的旅游项目,每年接待数百万名游客。
作为伦敦市政首席顾问的理查德·罗杰斯告诉记者,实践证明并非保守的意志就是正确的。城市当然应该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加以评估和保护,慎拆慎建才能保证城市脉络不被割裂,但是全盘保护、凡是旧的就是好的、对新事物一概说不,这是对城市未来的不负责任。上世纪70年代罗杰斯在巴黎旧城区设计出工业味的蓬皮杜中心,当时从中标到完工几年间一直受到巴黎市民和当地媒体的抨击,然而当交付使用后真正成为艺术青年的聚集地,并为周边创造更多公共空间,媒体的声音才逐渐转变。现在这儿成为巴黎最具活力的地方。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等。他认为,古建筑之所以能卓尔不群在于它的创新,在于它代表了那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的,当代建筑需要有时代气息和创新。伦敦在包容性上做得很好,才有伦敦多元化的现在。
■新区开发:土地要循环利用少用强制拆迁
城市改造核心还是土地,在白皮书中说到要充分利用已开发土地。与中国大多数以占用农田来获取土地不同,英国产业转型之后有大块旧工业留下的废旧土地,比如,煤矿、发电厂、船坞区,政府正是利用这些地块做新区开发。
据介绍,直到战后,伦敦仍然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大港口,但集装箱货运的兴盛让地处内陆的伦敦失去竞争力,到了80年代初最后一个船坞废弃,港口的城市功能逐渐退去。然而船坞区一经闲置就引来地区失业率高和治安恶化等社会问题。如何改造船坞区成为伦敦城市改造的重点。
伦敦正在申请2012年奥运会,由于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将来伦敦的发展重心也是船坞区一带的东区,最实际的是船坞区土地成本折合只有每平方米750元人民币,所以船坞区的改造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最近在船坞区又建成了伦敦第二座机场,每天都有航班飞往欧洲各国。
拆迁或许对船坞区所有人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他们可能对每平方米750元的地价款不满。伦敦发展局官员福斯说,“政府出资购买的土地其价格遵照透明的市场价,对个别钉子户我们也启动CPO(强制拆迁)。但强制拆迁涉及私有财产保护的问题,伦敦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以限制,除非关乎城市发展的大问题万不得已不会启动,所以这4年才启动了3次。”
■合伙人制盘活资金新就业机会搞活新区
开发新区需要资金密集投入,然而政府所持资金有限,单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落实。因此政府提出与私营企业建立合伙人制度:政府出免税政策,企业出资金。苏格兰社区发展局城市改造总监麦柯拉伦说,虽然局里的资金只有5亿英镑,但通过合伙人却能动用超过10倍的资金用于开发。
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北部的海滨新区,原有煤矿工人社区由于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严重急需改造。为此10年前苏格兰社区发展局专门竞标4家开发商,一同开发新住宅、新办公楼和新购物中心。
大型私企苏格兰天然气公司将全英呼叫中心迁往此处,除了带动员工搬迁于此,还特别留出上千个职位招聘当地居民。同样,20万平方英尺的太平洋购物中心既创造了社区公共空间,方便居民购物、休闲娱乐,也为当地提供了500个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建设适合中高收入者居住的社区,现在海滨区已经成为爱丁堡人争相置业的新区。更新居住人口的同时,政府出资购买住房廉价租给穷人,符合条件的穷人可以住政府分配的三居室,品质与中高收入者的房屋相当,而月租金只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通过这一措施缩小贫富分化和贫富者分区居住的现象。
当开发完毕人们入住以后,政府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政府还会对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拨款,建立社区活动中心,方便孩子课余生活和兴趣培养,再有就是提供物业管理等非盈利服务。
负责城市改造的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诚表白,他们并非永远正确。在城市改造中不免会有老百姓不理解和抵触,有的做法甚至伤及老百姓的利益或感情。这就需要政府把初衷表达给老百姓,比如,动员当地学生开展规划竞赛,规划自己的城市,用经常的、平等的沟通减少埋怨与误解。同时政府要给充分的时间、空间让老百姓提出想法和不同意见,建立市民申诉机制,人们可到当地议会反映,或通过其他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社区居民可投票自决命运。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