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的优越感以及炫技心态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官窑文化,而在市场上则积淀为官窑崇拜。
景德镇市政府大楼就建在明清官窑遗址之上,上世纪80年代,一次偶然的施工发现了这个秘密,总共17层,纵深几十米的文化堆积层,层次清晰,勾勒出一部立体的明清陶瓷史。消息传出,政府大楼外的商铺被一租而光。但不久有人在铺子下挖地道,挖出官窑碎片出售,所获利润远远大于做生意。直至地道发生坍塌事故,死了几个人,才被公安局发现,重新将地道填埋。现在,这个御窑厂已经被保护起来,政府迁到一幢简易房内办公。去年经过一次有组织的挖掘,重见阳光的官窑瓷片惊动了世界,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官窑文化在建国后还影响着景德镇的瓷业生产,重艺术陶瓷,轻日用陶瓷就是这种心态的直接反映。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7501主席用瓷的烧造。据当时参与设计与烧造7501主席用瓷的技术人员回忆,压力不亚于明清两代烧造官窑,而且选用最珍稀的瓷土,同样不计成本。烧成后的这批瓷器除精品送京外,余下的2000多件都留在厂内,80年代末作为职工福利三只五只地分了,被一个海外商人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在新加坡办了专题展,一时轰传,价格一下子飙升,炮制了一个神话。尚留一部分样品一直留在陶研所内,前不久北京一部长来景德镇参观,陶研所请他欣赏主席用瓷,但当箱子被打开后,大家都惊呆了,所有藏品不翼而飞。经过警方缜密侦查,才知是监守自盗。
不可否认的是,官窑文化为景德镇艺术陶瓷设计与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它的保守性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运作后,严重阻碍了陶瓷业的外向交流与发展。制创人员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传统包袱过于沉重,使景德镇的艺术瓷器在整体思路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创新能力不强。比如在市场上一直走俏的高仿官窑器,纹饰都有固定的模式,几百年来一直这么画,龙怎么在云中盘曲,凤怎么穿过牡丹,鸟与花怎么呼应,都有规矩,这也是今天鉴赏家鉴别真伪的密码。今天的工匠们仍然认为传统饰样一点也不能改变,稍有改动,在市场上就受到冷落。于是几十年来师傅一直这么告诫徒弟,学校里的老师也这么带学生,画得不像自己,就予严厉训斥。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严重禁锢了工匠们的创造力,仿得逼真就成了好手艺。
在艺术瓷这一块也存在这个现象,在几个工艺师组建的玉风窑,以青花釉里红玉风杯在京沪穗等地打开市场,不久仿品以低价行销,一下子把他们打垮。还有一个工艺师做成一个新造型,在市场上有些销路,但厂里其他技术工人认为他是“职务创作”,知识产权应该共享,于是你仿我仿大家仿。但工艺师有签名,市场认这个签名啊,工人们就把半成品送到工艺师那里,五元钱签一个。工艺师居然也签了。不久,这个产品就满街扔了。有些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的大师也在重复自己,一个瓶子画几年,反正一出手就能换钱。在景德镇被称之为捧“豆豉碗”,老是打不破。
宁钢教授认为:景德镇面临的难题就是创新能力不够。在艺术瓷这一块,陶艺家一出新品,仿品立马就出现,即使是一些功成名就的陶艺家中间,也有靠模仿人家的作品混迹于世的。日用瓷也是如此,仿日本、韩国的,看上去很新颖,一出国门就发现原来人家早就有了。程雨前对记者说:“景德镇过去是一个开放城市,工匠来自四方,做成的瓷器通过丝绸之路流向西亚和欧洲。早在清初,我们就接受欧洲的来样加工,将西方的油画技法融于粉彩绘瓷,创造了一个新品种。而建国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处于闭关自守的局面,洞中七天,天下早已天翻地覆了。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妄自尊大,把自己放大了,把景德镇也放大了。我在北京读了一年博士后才明白过来,景德镇其实太小了。”
陶艺家朱乐耕认为,景德镇一些名家大多以瓷器为载体表现中国画的感觉,而没有强调陶瓷本身的材料语言,这与国际当代陶艺的走向大相径庭,很难得到认同。我们直到今天还在烧还原焰,国外早已在烧氧化焰了,还有乐烧、盐烧、堆烧、烟熏烧、炕烧,手段既多又新,陶瓷语言不丰富也难了。另外,国外陶瓷是形成产业的,产业这一块做强了,艺术陶瓷才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技术保障,这是皮与毛的关系。
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陶艺家秦锡麟对记者强调,中国陶艺要在古今、中西之间找准切入点,坚持四性: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和陶艺家的个性,全盘西化肯定没有出路。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