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明、清的太庙位于皇城内天安门和端门的左侧,中心部分是三座殿堂。每年在岁末大祭时,将寝宫中供奉的祖先牌位移入太庙正殿内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正殿之后为寝宫,是平时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最后一重为祧庙,按礼制,这里供奉着皇帝的远祖神位,清朝入关进北京后,把满清在东北没有称帝时期的三位君主追封为皇帝,他们的神位就供奉在这里。
祠堂的功能和布局形态 按《周礼》规定,帝王、诸侯、大夫、士各有不同数目的宗庙进行祭祖活动,而庶民只能在家里祭祖。直到明朝,宗法制度进一步强化,朝廷才允许庶民建宗祠,老百姓也有了专门祭祖的地方,称为祠堂。进入清代,祠堂,也被称为家庙,更是在各地大量出现。 祠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祭祖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像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这些都是宗族的任务,往往在祠堂或与之相关地来完成。比如说,一族的私塾学堂可设在祠堂里;一族的公共义田也通过祠堂进行管理;修宗谱时,一族之长在祠堂主持商议,选出合适人选,并在祠堂举行续修宗谱的仪式。
明清两朝,朝廷对农村的行政管理实行的是里社制和保甲制,朝廷借此来征收钱粮赋税,派遣差徭,维护治安。这种官方的行政机制似乎与宗族制度发生矛盾,其实则不然。因为在农村,血缘关系密切的村落占大多数,村民都隶属于一族或数族,离开宗族,保甲制度就成了空壳。宗族的法规除了维护本族的事务外,其他大都与维护封建礼制和社会秩序有关,而且不少族长和族中士绅还担任保长、甲长。
宗族制度要求祠堂实现的首要功能是祭祖,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祠堂多为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前为大门、戏台,中为享堂,后为寝室,加上左右的廊庑,组成前后两进两天井的建筑组群。享堂为举行祭祖仪式的场所,寝室供奉祖先排位。
祠堂有了足够的空间供祭祖之用,同时也满足了宗族议事、维护宗族规法等的要求。但是这类活动内容严肃,能够直接参与的族人有限。为了让更多的族人能参与进来并接受教化,在祠堂里开展一些娱乐庆典活动的做法逐渐普及。比如在江西婺源汪口村有一座俞氏宗祠,号称婺源祠堂之最。俞氏宗族每年初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而且把祭祖活动与新春的喜庆活动结合起来,祭祖先、猜灯谜、发糖饼、唱大戏,村中老幼都能参与其中,娱乐兼教化,同样达到了敬宗合族的目的。汪口村的做法带有普遍性,于是在一些宗祠里出现了戏台,一般都设在门屋后,隔着天井面对享堂,享堂和两边的廊庑成了观戏席位。
祠堂还是族人举行各种礼仪活动的场所,比如婚丧嫁娶、迎神奉灵等等。综上可见,作为祭祖之用的祠堂,它的功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被扩大和延伸了,它既是宗族的象征,又是一个村民活动的中心场所。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