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山遍野都是巨大的石头。从前并没有人在意这些来路不明的石头,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地有村民准备修建房屋时,奇特的“石河”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安吉县在天目山的山脚下,当时村民建房屋需要石头做地基,于是就有人想到了这条由石头铺成的“河”,提议把这里的石头运回家做地基。但是“石河”的石头小则有几吨重,大块的甚至重达几百吨。如何才能把它们运回家呢?村民们想到一个主意,用钻石头的钻把石头钻开。因为这些石头从外表上看质地毛糙,很像是风化石,村民们猜想应该很容易被钻开。于是几个大小伙子拿来了钻子,可是费了很大力气后,石头依旧纹丝未动,倒是把这几个小伙子累得满头大汗。原来这些石头虽然看上去很松脆,实则是不折不扣的花岗石,坚硬无比。
当地村民这才意识到这条“石河”非比寻常,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石头倾泻而下的奇特景象,是谁把这些又重又硬的石头搬到这里来的呢?
成因探秘
猜测一:大禹治水时期,蛟龙出现导致山崩地裂铺就“石河”
关于“石河”的形成原因一直众说纷纭。当地村民中流传着一个关于神秘“石河”的传说。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一员很勇猛的大将,叫防风。禹治水成功后开庆功会,防风要赶到现场,但是经过天目山脉的时候,遇见了蛟龙。于是防风就力斩蛟龙,控制了洪水,但是等他赶到庆功会的时候,已经迟到了。禹就说他居功自傲,下令把他斩首示众。后来禹终于查清了真相,原来是因为“天目出蛟”防风才迟到的。而这个地方由于当时蛟龙出现的时候山崩地裂,于是就有这么多奇特的石头铺出了一条“石河”。
猜测二:李四光考察后推测是第四纪冰川遗迹
自从村民发现了这些石头的与众不同之后,一些有心的人就到县地质部门查阅关于深溪大石浪的资料。原来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1922年来到这里进行过考察,并且推测这里是第四纪冰川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最让人信服的一种说法。1958年11月,前苏联专家格鲁别夫考察深溪大石浪后称是东亚地区最大的石浪群。但由于大石浪本身的奥秘,专家学者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未达成共识。
猜测三:“石河”将天目山劈开两半,由地壳运动所致
有很多地质爱好者听说了这些离奇的石头后也都纷纷来到安吉县想一睹为快,而且也提出了种种关于“石河”形成原因的猜测。由于这条石河处于天目山间,好像是将一座山劈成了两半,形成了一条裂谷,这很符合地壳运动后构成的地形结构。并且,在这条石河上还生长着很多上千年的植物,比如金缕梅和红豆杉,并且这两种植物是喜暖的,如果是第四纪冰川遗迹,这些植物怎么还能生存至今呢?所以就有一些地质爱好者猜想这条神秘的“石河”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
猜测四:“石河”中不长毛竹,石头疑为天外来客
深溪大石浪的这些石头还有一个让人费解的地方就是无论人们穿上什么鞋,踩在石头上都不会打滑,即便是下雨天也不例外。石头与石头中间还长着杜鹃花、金缕梅等,但就是不长毛竹,而两边山上漫山遍野却都是毛竹,并且谁都知道安吉县素有“中国竹乡”的称号,长竹子不稀奇,不长竹子可就奇怪了。于是就有人猜测说,这些石头可能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是陨石坠落形成的。
专家连线
这条神奇的“石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条石河所展现的地质特征是否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记者采访到了相关的地质学家。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韩同林:
浙江发现冰川遗迹完全可能
韩教授听完了“深溪大石浪”的特点和现状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冰川是气候条件的产物,但是这种气候的出现并不只是在某一小块地方,通常是出现在一个带。今年4月初,韩教授曾在浙江新昌县天姥山麓发现第四纪冰川石河遗迹,那同样纬度、同样高度、同样的地形地貌也有发现冰川遗迹的可能。所以说在浙江地区发现冰川遗迹并不稀奇,是完全可能的。
针对有人提出的地壳运动形成说,韩教授说,有金缕梅、红豆衫这种喜暖植物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这里没有冰川出现,这是一种误解。冰川来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植物和动物都是可以迁徙的。植物也有自身的迁徙方法,比如说一些鸟类将这些植物的种子吃掉,飞到其他地方排泄出来,都可以说是植物在进行自我的迁徙。冰川来临,动物和植物都迁徙了,等到冰川过去,动物、植物还是会迁徙回来的。所以说因为金缕梅和红豆衫的存在就说这里不可能是冰川遗迹的推测是不成立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理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志中:
需要考察是否具备冰川遗迹特征
赵志中说,如果要认定这个地方是否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需要很多条件,要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冰川遗迹的一些特征。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地貌学,比如要有冰斗、U型谷。
其次是地质学,就是看有没有冰川堆积物,冰川会有形成、运动和消褪三个阶段,就好像人的出生、成长和死亡一样。冰川的高山区都会有冰斗、角峰这样一些地貌。冰川可以流动,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半山的位置形成U字型的冰川槽谷。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