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穿越沙尘暴心脏地带:滴灌与沙化防治新思维
  • 寻览六大名泉
  • 苏州印象
  • 古琴专场启幕文化遗产日
  • 文化遗产争夺战实质上是很狭隘的利益之争
  • 浙江千米石河成因不明 与大禹治水有关?
  • 泸沽湖:胜景又添妙笔
  • 研究人员称:非洲赤道冰川可能在20年内消失
  • 中国收藏家在日本所淘帛画疑为无价宝
  • 2600米世界最长风筝在贵阳放飞成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水陆两栖考古队探秘磠洲岛海底宝藏传说

    等恶劣的天气,千百年来蛋户人就形成了信奉海神的习俗。勤劳质朴的他们相信在岛上流传了百年的传说,只要诚心供奉海神,就会海不扬波、满载而归,运气好的话,海神还会赐予海底的金银财宝。然而终于有一天,这个传说应验了,渔民老陈真的得到了大海对他的恩赐。

      硇洲岛渔民陈海忠:那天天气好,上面鱼少,我们就到下面去抓带子螺,无意中一个石头里发现,因为那种钱币太旧了,很多人不熟悉,拿上来的时候,估计好像是银币。

      海底有银币,这个消息很快的就在这个人口不足五万的岛屿传开了,硇洲岛在历史上有着古老的海滨商岛之称,因为四面环海,所以被称为湛江市的岛外岛。 小岛四季绿茵、风景秀丽,岛上民风淳朴,渔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近渔民在打鱼时捞到了财宝的消息打破了小岛原有的平静。

      渔民陈海忠:在捉鱼的时间里,在无意中,石头上面发现几个炮,先是发现几个铁炮,后来他们又发现一个铜炮。

      硇洲岛村民窦广栋:还有阿忠,去海里抓甲子螺的时候,就抓得很多金银。

      难道海神赐宝并非传说?一时间,海底有财宝的惊人发现,在广东沿海一带被传得沸沸扬扬,渔民接二连三地发现财宝,引起了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关注,他们马上召集考古队员对渔民已经打捞出的实物进行考古调查。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崔勇:这个铜炮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铜炮,它上面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标志,铸造的非常精美,而且是我现在所见到的最漂亮的一门,国外也有这么漂亮的铜炮,但在个体上是最大的一门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魏俊:银币主要是西班牙的银币,虽然是西班牙的银币,但是它上面打上了中国十三行的戳印,有汉字在上面。

      蛋户人信奉了几百年的海神赐宝的传说不攻自破,两种不同国家遗物,同时出现在广东海域,证实了湛江沿岸和硇洲岛曾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商口岸,在全国各个沿海省市中,广东海岸线是最漫长的,全长三千多公里,湛江自汉代以来就是对外商业贸易很发达的地区,所以海上丝绸之路一直以来比较繁盛。其中硇洲岛因为它是离广东海岸最近的岛屿,而成为各国商船停靠的首选之地。由于当时受自然环境影响,沉船事故较多,渔民老陈找到的银币很可能是古代某只沉海商船的财宝之一。如果这个沉船真的存在,那么它还可能蕴藏着大量的财宝。

      考古专家们决定将一探究竟,他们坚信这些财宝背后一定记载着很多我国古代商贸的信息。通常打捞水下遗物,考古人员会首选声纳探测仪,通过物体声波的折射,可以绘出沉落在泥沙上的实物轮廓。但硇洲岛海域位于中国海西北边缘 ,受全球气候影响,冬季盛行东北风,由于风浪大,发现财宝的海域很浅,再加上年代久远,遗物很可能被埋在洪峰卷起的厚厚的泥沙下,声纳根本探测不到。如果请潜水员下海搜寻,潜水员即便搜索到沉在海底的遗物,又不能完全代-古人员。而目前在我国有近50名水下考古人员,大多因为年龄等原因,不能下水工作了。在两难的境地下,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启用一只刚刚培训好的水陆两栖的考古队探寻财宝,一方面为我国水下考古充实新生力量,一方面检验学员们的实战技能。

      他们是陆上考古的后起之秀,受训三个月,经过严格的潜水测试成为水下考古队的学员,这次海底探宝是队员们训练结束后的首次任务。队员石俊慧,水性极好,大家亲切的称呼他石斑鱼,出色的水下考古和潜水成绩,使他喜欢单兵作战,按照水下考古规定,教练还是安排他和潜伴同行,他们能否找到海底财宝呢?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石俊会:就是很兴奋。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罗俊雄:我觉得很兴奋,因为我以前看电视上面 很多都介绍海洋的环境的资料,很想去潜一下。

      沉船财宝背后的历史信息吸引着考古队员们进入大海,带着对首次成功的完成水下考古的期待,他们搭乘渔船出发了。面对首次下海考古队员们信心十足,但在一千平米的海域,七米左右的海深,大海捞针般的探寻,他们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财宝呢?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魏俊:这个海域,在我们初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呢,这个文物散布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就是它不是说集中在一个点,它是在一片区域里面都有这些文物的发现。所以我们在做调查的时候呢首先要布一个搜索区,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搜索。

      首先考古队员根据渔民提供的线索大致设定一个区域,下潜到海底后,逐步排查、缩小范围,如果发现沉海遗物聚集的区域,就布一个四十米乘六十米的探访架,抽掉覆盖在沉海财宝上的泥沙,最后队员们将分组用金属探测仪和徒手进行搜索。金属探测仪和扫雷器相似,它发射的电磁波可以透过泥沙,感应到埋藏在泥沙下的金属。

      来到硇洲岛海域,教练安排队员们做实验性的潜水,下潜没多久,意外还是发生了。  

      广东首期水下考古训练班学员 石俊会:结果那一天,就发现那个水,水面上是绿的,下去之后那个农见度很差,周围就是浑浑黄黄的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卜工:水下考古比田野考古难,因为它受海底的状况限制,海底有没有能见度,水流急不急,都影响水下作业,就是海底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深水潜水对身体是有影响的,而且海底情况很复杂,被渔网缠住,有没有被鲨鱼攻击的可能,全是一个未知的。

      和训练基地的水质相比,硇洲岛海域的水下能见度几乎等于零,由于海水流速快,队员们摇摇晃晃,失去了中性浮力,他们的身体碰到海底的泥沙,使海水更加混浊,根本无法在水下正常工作,那么什么才是中性浮力呢?

      大家来看一个实验,当把乒乓球放在水中,球没有沉底,浮在水面上。大家都知道是水有浮力的原因。那么什么叫中性浮力呢?当我的手给球压力,它就沉入水中,现在我想让它悬浮在水中,既不沉底也不上浮,这就需要压力和浮力对等,当兵乓球悬浮在水中,就是达到中性浮力了。同样道理,虽然队员们作了充分的准备,但第一次试潜,因为海况水流等诸多原因,导致他们在水下失去了中性浮力而失败了。

      大海的情绪变幻莫测,连日的降温,让队员们觉得雪上加霜,他们开始在冰冷的水下摸索作业,孤独和恐惧,几乎是每个队员最强烈的感受,抽泥和搜索都一无所获,而此时他们不知道,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危险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石俊会:那天海浪比较大,海上的风大概有七级 海浪应该是超过两米五,那天我跟罗俊雄,我们两个一组,下去以后,浓见度比较差,一分头行动就谁也看不到谁了。

      在黑寂的海底,队员们开始各自拉基线进行搜索,每一分钟的搜索工作对他们的体力都是极大的挑战。结束工作的石俊慧开始上游,几秒钟后,突然觉得气瓶被什么东西绊住了。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石俊会:上面好像有个渔网迎面罩下来了,我很惊慌,就在那里挣扎、挣扎。

      渔网!如果在水下遇到渔网或绳索,不尽快挣脱,气会慢慢消失殆尽,慌乱中他不停的扭动,渔网越缠越紧,石俊慧到底如何挣脱渔网呢?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石俊会:这一下心焦了,天呐,气也不够了,又被缠住了,潜伴又不在旁边,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解绳索、拔刀,都没有让他顺利逃脱,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气也一点点地耗尽,绝望中瞬间的冷静让他想到了发出求救信号,通知队友需要救援。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石俊会:我听见一个紧急的响声,就是这样敲打的声音,在水下听到啪啪这样子,我就游了去,我看见石班长有个网状的东西缠住了。

      罗俊雄发现队长被渔网缠的死死的,情况十分紧急,他决定拔刀割断绳索。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罗俊雄: 当时情况也很危险,如果我没发现他 他很可能窒息而死。

      在未知海域一定要遵守潜伴同行的制度,一旦一方有问题,潜伴就可以及时救援,经过这件事,队员石俊慧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其实在海下遇到被渔网缠住的情况并不常见,但是由于硇洲岛海域附近,常有渔民拖网捕鱼,渔网被海底的珊瑚或者礁石刮破后,漂浮在海水中,水下的工作人员很容易被缠住。教练也教了我几招,遇到这种情况,请求救援,这个手势就是我有问题,这个手势呢, 就是我的气没有了,你的借我;如果您不慎溺水,打这样的手势,岸上的救生员就会及时救援了。

      队员们每天都往返于几个工作区域,搜索过程进展缓慢,不久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金属探测仪的帮助下,一个队员有了意外的收获,经过证实这正是和渔民老陈找到的同一种西班牙银币。就是这个细小的发现,使他们顺藤摸瓜,探寻到沉船财宝集中的区域,于是地毯式的搜寻开始了。队员们能否将财宝顺利打捞出水呢? 

      这时一个不速之客正向他们逼近!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陈波:我忽然感到脸上特别疼痛,火辣辣的感觉 整个脸乎住了,在水里很不舒服,很难受。

      求生的本能,使他很快的上浮到海面上,拍打水面告诉潜伴,自己出事了。

      广东省首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王志杰:我绕到后面去,抓住他气瓶头,然后又给他打了气,拽到小艇上去,当时情况很紧张,后来到船上的时候才知道,它是被水母蜇了。

      大批的水母和海生物在水域中出现,预示着洋流即将来临,这就意味着队员们在水下布置的搜索区,很可能会被海浪冲走,搜索工作将前功尽弃。考古队决定,坚持要在两次潮汐中完成最后一次下潜任务。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魏俊:因为洋流比较大,要赶在两次潮水间来进行这个工作,时间非常有限,当时我们就给学员每个人分配的一些任务,让学员下水完成工作。 按照我们的估计,在七米水深工作大概是40分钟。

      40分钟的最后搜索。队员们深知如果不在洋流到来前完成搜索顺利出水,他们有可能被海浪推离工作海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队员们能否在洋流到来前完成搜寻平安上水呢?

      海底暗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危险,半个小时过去了,下潜的队员没有任何动静,教练按捺不住,准备开小艇到工作区域搜寻考古队员。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教练在焦急的等待中,紧紧地盯着海面时不时冒出来的气泡,丝毫不敢松懈,气泡,证明队员们还在水下工作。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崔勇:我看不到气泡,心里真是很着急,担心他们忘了看压力表。看的时间差不多了,就着急,一直盯着气泡,一直盯着气泡,着急的时候,都想叫预备潜水员下去了。

      等待的时间似乎格外漫长,海面上一波强过一波的海浪预示着洋流即将到来。 如果海水超过每秒六米的流速,队员们就会失去重心,被海水卷走。就在教练准备下水搜寻他们的时候,上潜到海面的队员让人松了一口气。 

      经过近一个月的考古搜寻,队员们终于找到了财宝所在的区域,整体的考古挖掘开始了。硇洲岛上流传千百年的海神赐宝的传说,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大量遗留在海底的财宝更加证实了考古学家们的推测,渔民发现的财宝并非海神所赐,而是沉海商船的遗物。尘封在海底几百年的财宝相继出水,向我们展示着这片黄金海岸的秘密。虽然它们锈迹斑斑,失去了昔日的光华,但每件沉船遗物的价值都无法估量。打捞出水的有卡洛斯三世的银币、青花瓷器、我国古代的铜灯、铜锁、古砚等等。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魏俊:初步判断在这个海域发现的这些文物,如果是沉船上的东西的话,应该是乾隆年间的沉船。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乾隆年间,有一艘满载着货物的商船将要行驶到目的地,而此时突然乌云密布、洪峰骤起,使这条船迷失方向后沉入大海,搁浅在硇洲岛附近。那么为什么考古队员没有找到这艘沉船呢?考古学家推测,这艘沉船很可能是全木制的,由于当地亚热带气候,海水温度高浮游生物多,一种叫船蛆的海生物专门蚕食木制物品,又经过海水的长期侵蚀,船逐渐消失了,装在船舱的财宝却遗留在海底,由于气候等原因,调查行动没有继续进行,但考古学家们坚信,一定有一些沉船残骸,还未被发现,现在这些无生命的遗迹,在它们沉入海底后的百年时间里终于浮出海面,向我们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历史。沉船的原因和航线,专家们还在进一步的考察当中,相信时间会揭开深藏在这片黄金海岸的秘密。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