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穿越沙尘暴心脏地带:滴灌与沙化防治新思维
  • 寻览六大名泉
  • 苏州印象
  • 水陆两栖考古队探秘磠洲岛海底宝藏传说
  • 人类首次借助太空卫星探测到深海地中海涡
  • 过街楼:三百年苍凉的凝视
  • 寻觅即将消失的古代楚国祖山——武陵部落
  • 表达对阿蒙神敬畏 埃及还有狮身羊面像
  • 南屏晚钟 古韵新声(文博杂谭)
  • 亚洲第一洞探秘:花费7亿 可承受氢弹爆炸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游人所见是白帝庙 白帝城下暗藏三座古白帝城

    sp;  三古城军事地位

        据袁东山介绍,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是沟通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的通道上的一把巨锁,也是险要的瞿塘峡口第一个开阔地所在,因此从古至今白帝山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这次发掘出的三座城池,就是各朝代战争的产物,“因此,从真正意义上说,三座白帝城的军事地位,远远超过它们的-和经济地位。”

        古城横跨三朝代

        在这次发掘的5000多平方米范围内,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三座城池的城墙部分,一座建于三国至唐代,“当时,人们都是将白色的石灰涂满整个城墙,因此远远看去,全白色的城墙随山势起伏,非常壮观。”

        第二段被发现的城墙修建于南宋时期,是南宋白帝城的内城城墙及马面,位于白帝山东坡的城墙拐弯处。马面平面为半圆型,半径20米左右。为泥土与卵石层层相间,依山就势,夯筑而成。城墙活动面以下部分保存十分完整,仅女墙损毁,现存高度10.4米。加上女墙,当时的高度在12米左右。

        在南宋白帝城城墙下,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段修建于汉代以前的夯土城墙。

        这次随着城墙一并被发掘出土的,还包括一条通往山顶的石板路,和南宋白帝城内城的一座城门残迹。

        因为白帝山的重要战略地位,许多朝代的统治者们纷纷在这里修建军事要塞,抵御外敌的入侵,而当战争结束,这些白帝城则渐渐荒废,不断地新建和拆毁,让白帝山上的各代城墙相互交错,层层覆盖。白帝城并非只属三国

        传说刘备临终前曾在白帝庙中,将自己的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该庙因此而名扬天下,同时,白帝城也被世人涂上浓厚的三国色彩。昨日,袁东山队长表示,随着三座不同时代白帝城的城墙相继被发掘出土,事实证明,白帝城并非专属三国。

        弧状城墙便于防御

        据袁东山介绍,第一段被发掘出土的城墙,修建于三国至唐朝之间,整个城墙的墙心由黑土和石块夯成,其外还夯有厚厚的一层黄土,最后,修建者们在外面垒上巨大的石块,并抹上了白色的石灰,为增强城墙拐角的防御力量,工人们将其修建成了巨大的圆弧状,“这段圆弧状的城墙被称为马面,它还可以为士兵们防守提供更多的射点。”

        随着岁月的更迭,城墙因为战事的结束而荒废,居民们在其上不断地修建着各种其它的建筑,深挖的基脚,反复地破坏着这段城墙,再加上白帝山山体灾害,如今能留下的城墙,只有很少的部分。

        城墙外应有一道城门

        在这段城墙的内部,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石板路,“有路通往城外,说明在这段城墙的外面,还应有一道城门的存在,但它具体在哪个位置,只能留待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了。”

        南宋城墙设运兵道

        而第二段被发现的城墙,则修建于南宋时期,整个城墙虽已在岁月的流逝中残缺不全,但从墙基处的巨大石块,考古队员们推断,整座城墙应高12米,依山而建的城墙上修建着平整的运兵道,“宽阔的兵道上,不仅可以走人,连马匹也能在上面行进自如。”

        据悉,在南宋时,整个白帝城包括了鸡公山、擂鼓台、白帝山三个山头和其中的凹地。这个为抗元而修建的白帝城,是白帝城最辉煌的时代,而如今所发现的城墙,只是这座城池的内城部分,它保护着白帝城的核心所在。同时,考古队员们还在附近发现了南宋钓鱼城的内城城门,虽然城门已经荡然无存,但门内的抵门石和门下的排水系统却保留至今。

        “这一段段分属不同时代的城墙,充分证明了,白帝城并非只在三国时期才存在。”

    全力发掘古白帝城核心区

        昨日,袁东山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各朝代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在位于白帝城山顶的白帝庙到175米蓄水线之间,“那段山体下埋藏的文物,将是未来数年的文物保护和发掘重点。”

        在这次发掘中,无论是各个朝代城墙保护的范围,还是石板路所通向的位置,都向考古队员们传递着一个清晰的思路,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是175米水位线与山顶白帝庙中间的地层中。

      7000米宋城墙被淹

        据袁东山介绍,整个白帝城的勘探和发掘工作源于1997年,经过数年的前期勘探工作,2002年,他们曾在白帝山的山脚下,发现过一段长7000米的南宋白帝城外城墙遗址,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渐渐上涨,如今这段外城墙早已被江水淹没。

      全力发掘抢救

        “当时,我们就意识到,在白帝山上,可能还有其它城墙的存在。”时隔3年后,第二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展开,这次的发掘重点,就是175米水位下的白帝山,“我们是在与江水赛跑,争取在175米蓄水到来之前,让更多的城池遗址重见天日。”

        南宋时期白帝城比钓鱼城重要

        考古专家首次解剖重庆南宋抗元山城,认为白帝城在军事等方面的意义远远超过钓鱼城
     
        南宋时期,为抵御元军的进攻,重庆范围内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抗元山城,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合川钓鱼城。但昨日,正在奉节发掘南宋时期白帝城的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领队袁东山却语出惊人:无论是从规格、规模还是从军事意义上来说,南宋时期白帝城的重要性都远远超过钓鱼城。

        首次“解剖”白帝城城墙

        这次发掘南宋时期白帝城,是我市考古人员首次解剖重庆的南宋抗元山城。
    考古队员们不仅发掘了南宋白帝城的城墙和城门,还对其进行了“解剖”,从城墙的剖面上,了解到南宋时人们修建白帝城所采用的工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城墙,并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整整齐齐地用条石码成,而是中间夯土,外面码着乱石。”

        为了保证城墙的坚固,防止夏日上涨洪水的冲刷,当时的人们还在夯土的中间加上了石头层,“这样,墙体土内的水,就能通过这些石头的缝隙排出。”

        发现三峡最大规模城池

        从考古队员们剖开的墙体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不同颜色的夯土,也能看见当时人们夯实每一层土所留下的印记,当时用于加固的各种石块,也随着考古队员们发掘工作的深入而一一暴露在地表之上。
    袁东山表示,在这里发现的修建于三国到唐代之间的城池,也是三峡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城池。“在其它地方,你很难再见到这样规模的城池和城墙了。”

        白帝城比钓鱼城更重要

        在重庆的抗元山城中,最为著名的应属合川钓鱼城。但昨日袁东山表示,无论是从规格、规模还是军事意义上来说,南宋时期白帝城的重要性都远远超过钓鱼城,“只是因为这里并未发生大型的战争,因此,在文献资料和人们的记忆中,白帝城才被淡忘。”

        谈到白帝城、重庆府和钓鱼城,袁东山用肩膀、手肘和手掌来形容它们的关系。他认为,南宋白帝城的重要地位就相当于肩膀将身体和手臂连接起来。

        战争让钓鱼城声名远播

        南宋时期,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余王介为抗击蒙军入侵,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冉进、冉璞兄弟的建议筑城钓鱼山,并徙合州及石照县治其上,屯兵积粮作为重庆屏障。从公元1243年至1279年的36年时间里,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婴城因守,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抵御了蒙、元倾国之师,成功击毙蒙哥大汗元宪宗,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钓鱼城由此以“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的伟绩震惊了世界!

        “如果不是这场战争,钓鱼城不会如此名闻海内外,但实际上从城池的规格、规模和军事地位来说,南宋时期的白帝城重要性远远超过钓鱼城。”

        白帝城为何淡出了记忆

        从地理环境来看,瞿塘峡当三峡西口,历史上是巴蜀与外界联系通道的咽喉之地,当时的白帝城从陆路和水路上,控制着江汉平原和四川平原的通道,而夔门、白帝城一带更是咽喉的瓶颈,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历史上夔州城十分重要,“巴蜀要津”、“咽喉巴蜀”、“蜀之东门”的称法十分多,宋代二十四路中的夔州路治所就在夔州奉节,当时相当于一个省会。历史上出入川的舟船以前都要在奉节查验出入,征收关税。

        中国古代城市早期是以-和军事中心的功能更明显,白帝城的环境在军事上十分重要,故设立城市。南宋中央政府将这里设为夔州转运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会。“无论是所派驻官员的级别,还是整座城池的规模和规格,都是远远超过钓鱼城的。”

        “元军的铁蹄只到达了钓鱼城便终止,为抗元而修建的白帝城,并没有遭到元军炮火的攻击,钓鱼城一战成名,而南宋时期的白帝城,却逐渐淡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在古代白帝城意味战争

        白帝山因紧邻险要的瞿塘峡,而且是出峡后第一个平坦之地,成为历史上的兵家重地,但对于其上所修建的历代白帝城,史籍中却鲜有记载。看着3个多月来相继发掘出土的三座白帝城,袁东山表示,它们将为白帝城的历史添上非常丰富的一笔,“我们也将从这里,看到历史上白帝城的整个变迁、发展过程。”

        “历代的白帝城,其实并非奉节的老百姓所修建。”袁东山表示,白帝城的兴废,其实是各个朝代政权斗争的结果。白帝城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让它成为一个军事要塞,而并非现在人们观念中,-、文化、经济都很发达的城市。

        同时,袁东山说,白帝城对各朝代的奉节老百姓来说,更多的代表着战争的来临。和平时代,人们大多居住在离白帝城四五公里外的永安镇,而当战争即将打响时,统治阶层就会在白帝山上修建城墙,并迁往那里抵御外敌。“在奉节的各种府志、县志中,很难找到记载有白帝城的文字。”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朝历代的白帝城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如今的奉节人,很少还有人知道白帝山上还有过这样几座城池,因此,袁队长认为,这次发掘出土的三座城池,将大大丰富关于白帝城历史的文献资料。同时,在发掘工作结束后,他们还将用所掌握的资料,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尽力将各朝代白帝城的城池展现在世人面前。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