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柄长头大,因此人们赋予它一个生活气息颇浓的名字——“勺子头巷”(又雅称北斗巷)。
济南原来究竟有多少条街巷?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对此,山东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姜波认为,这不过极言街巷之多,并不是一个精确统计的结果。
在清光绪二十八年绘制的《省城街巷全图》上,所标示的济南城内街巷已有160余条,当时城外的街巷也达到150余条。这些街名多数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来在街名合并及旧城改造中约有半数湮没了。
在今天的济南市区版图上,像“耳朵眼”、“勺子头”这样“消而未失”的小巷还有多少?
在前不久进行的实地寻访中,记者发现,仅在面积不大的宽厚所街街区,便“隐含”着历山顶街、宽厚所街、大湾街、三曲巷、公兴里、耳朵眼巷等14条街巷。之所以说“隐含”,是因为它们中有9条虽有原形,已无原名,街名被合并进了周边街巷。
街名是城市的“名片”,而街巷格局是研究城市变迁的重要佐证。
只有穿行于这些曲里拐弯的幽巷之中,脚踩着几百年前的青石板,眼看着那些坐在老式门楼前拉家常的老人和那些在胡同中捉迷藏的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出济南老街的韵味和魅力。
市井生活的“活化石” 宽厚所街:民居“博物馆”
“谈到济南民居,人们一般会用二进院落、三进院落来说明其建筑格局。而到宽厚所街区看一看,你会发现这里有不少大院是四进、五进院落,或者是二进、三进院加跨院、旁院的组合院落。”从宽厚所街长大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对这一片民居大院的建筑样式颇为熟稔。
“宽厚所街区堪称是济南民居的‘博物馆’,这里既有传统的清代四合院,又有规范的民国四合院。不少民居的过渡性特征明显,在建筑格局上突破了传统范式,在建筑风格上明显带有开埠以后中西合璧的特征。”姜波认为。他举例说,宽厚所街60、62号王家大院便是一例。该院六柱大门是完全的济南清末民居形式,院内带外廊的厢房楼却是近代样式,说明当时楼房扩建带来宅基地紧张,楼房的位置是不得已的选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寻访中发现了济南老城区最后的里弄——公兴里。作为开埠后兴起的一种商品房性质的近代建筑形式,里弄往往是有钱人出资建造,用于出租的“住宅区域”。公兴里现包括宽厚所街27、29、31、33、35号五个院落,它们公用一条里巷、一面影壁、一道大门,基调古朴,特色独具。据悉,原位于高都司巷的汇源里亦是一典型里弄,可惜已于去年拆除。
民居是真实反映一个时代市井百姓生活的“活化石”。
在距宽厚所街不远的兴隆店街,有两座颇具古韵的济南民居时下正在实施异地重建。这是济南市首次对民居进行保护性“移植”。
在即将展开的解放阁片区(即宽厚所街街区)改造工程中,这里的特色民居又将何去何从?
浇花花艳,泡茶茶香“家家泉水“ 并未作古
“到了济南,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更觉得有趣。”这是清末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对济南的描述。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也由此被人们奉为是济南风貌的最佳概括。而近年来,在连年干旱和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中,资源性缺水已成为泉城人最不忍面对的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当四大泉群悉数停喷乃至干涸见底之时,隐身于旧城民居中的那些无名泉并未成为“明日黄花”。
站在青石圈砌的泉井边,张先生将清澈的泉水用小桶轻松地拎上来,倒在妻子的洗衣盆中——这是日前记者在小王府街37号院看到的一幕。该院主人张大妈说:“这眼泉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泉水,浇花花艳,泡茶茶香,至今是全院人的饮用水。”
同样的情景在宽厚所街区的民居中还有多例。不少院落几易主人后,建筑格局也多有改变,但珍爱泉井的住户仍设法将它们保留了下来。因此,宽厚所街35号的住户柴在民家中,泉井在房屋改造时被“圈”进了室内,成了“屋中泉”;在小王府街42号,当年主人建楼时也没忍心将碍事的泉井填埋,而是将它半露于楼基之下,成了颇有特色的“楼下泉”;在勺子头巷的刘佩森老人家,多年前重修院墙时特意将墙砖打掉一条,从而留下了保存至今的“墙中泉”。
或许是为了报答“家”对它们的庇护,这些深度在6至10米的无名泉至今保持着四季不涸的本色。它们不仅体现出“家家泉水”的历史风貌,还向世人“讲述”着朴素的泉城人的爱泉故事。
展现老济南的生活风貌 民俗器物耐人寻味
在老街寻访中,另一个意外的收获是,记者不经意间发现不少如今罕见的民俗器物。
在宽厚所街东首一旧式小院中,闲置在过道中的一把“石锁”首先引起记者的注意。该“石锁”为青石凿成的长方形石块,形如旧时的门锁,重量大约有三五十斤。从磨得光滑的手柄看,这把“石锁”显然过去曾被院中居民长时间把玩。
据老街坊介绍,掷石锁是旧时济南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可上练臂力下练腿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记者所发现的第二个“宝贝”是位于宽厚所街20号院中的一块“压轿石”。这是一个刻有四个支点的方形石板,边长约为20厘米。据户主李先生讲,“压轿石”是他的母亲(现已80多岁)当年出嫁时用过并保留下来的。当时济南的婚俗中有这样一个规矩,抬新娘的花轿到达婆家时,新娘上轿后脚不能着轿,脚下要放一块“压轿石”踩着,“压轿石”放进轿子里可减少轿子晃悠。专家认为,“压轿石”的风俗可能取其象征“稳重”之意。时过境迁,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讲,这一习俗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记者所发现的第三个“宝贝”是嵌在小王府街一住户墙体中的“泰山石敢当”石碑,碑高半米多,字迹为端正饱满的楷书。据专家介绍,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为禁压不祥、威镇妖邪之灵石崇拜习俗,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于我省民间。
诸如此类的民俗器物还有拴马石、上马石,石墩、门墩等等不一而足。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