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诗经》民歌至今在湖北一些乡村传唱
  • 中国古都学会:郑州是中国第八大古都
  • 水墨徽州,现代桃花源
  • 中国重掀家谱热
  • 庐山投巨资保护世界地质公园遗迹
  • 上海:生活的22种风花雪月
  • 越南:蓝衣人市场选新娘
  • 世界各地百花齐放的饮食方式
  • 神游世界第一书镇 英国海伊
  • 千年古寺五次危难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亲历国家大剧院工地记

    深处达-32.5米,这么大的水量,一旦发生意外,湖水一下涌进大剧院地下,后果不堪设想啊。看到记者担心,李辉坚笑着说:“这可不是一处漏水全池漏光的‘游泳池’。大剧院的水面分为24个隔舱,呈扇面状分布,整个水池的水量均匀地分布在这24个隔舱里,一旦某处发生意外漏水事件,最多只能漏光一个隔舱的水,而不会把整池水全漏光。”

      信步走到地上部分,阳光从大剧院已安装完成的玻璃幕墙照进,一片灿烂。工人们正在秋日暖阳下忙着安装空调、消防等各种设备。透过玻璃幕墙,是长安街的车水马龙。

      国家大剧院连同大剧院北侧的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约19.8万平方米,外部围护结构是钢结构壳体,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整个建筑最醒目的就要算这个大屋顶了。李辉坚往上一指,有些得意:这屋顶可不一般,一层一层的可复杂呢,眼下,除了钛板面层,镀锌钢板隔声层、玻璃丝棉保温层、压型铝板防水层、K13涂料吸声层都已经安装完成;而且,6000块玻璃全部是异型玻璃,也就是说,每一块玻璃的形状都不一样,表面还要涂上一层保护膜,纳米的,防尘又防腐。“见过雨中荷叶吗?不沾水。这屋面就像荷叶一样,下雨的时候,雨水不是淌下来,而是形成水滴一颗一颗滚下来。”

      走出工地,围挡外的群众正引颈翘首地向国家大剧院张望,在阳光下闪亮的巨型“水珠”已引起人们对它的无限遐想。不久的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国最高艺术表演中心,同时也将成为首都新时代的标志性建筑。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