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交流早日揭开这个历史之谜。
古人类在牛栏洞竟断断续续生活了4000多年
为研究古人类提供实物资料
在那遥远的蛮荒时代,最早的一颗稻种是如何被岭南人发掘的?又是怎样的灵感启发他们把种子虔诚地埋入土壤?如果要研究广东的水稻种植史,不能不提到英德一处奇怪的地名—牛栏洞。牛栏洞位于英德市云岭镇东南面的狮石山南麓。在这个山洞里,古人类竟断断续续生活了4000多年!牛栏洞遗址在广东同类遗址中时间跨度最长,它为探讨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即1.2万年到8000年前)广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狮石山是一座石灰岩孤峰,牛栏洞因当地农民在狮石山这个神秘的山洞中圈牛而得名。
从牛栏洞遗址发掘出打制石器,少量磨制石器和陶片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
石器被确认距今一万年前
1984年,英德县文物普查队在全县范围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牛栏洞遗址。1996年,中山大学人类系、英德市文化局、市志办、博物馆等单位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英德市境内的文物遗址进行复查,并对牛栏洞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了一批打制石器,少量磨制石器和陶片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确认这是一处具有重要意义的距今一万年前的史前时期洞穴文化遗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8年,中山大学人类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英德市文化局、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考古发掘队,对牛栏洞进行第二次发掘,获得了更多的考古资料。两次发掘出土文化遗物共计1000多件41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经人类打制加工的石制品,部分为骨、牙、角、蚌制品和陶器。
专家从牛栏洞遗址抽取的32个孢粉,经考证,有4个探方6个层位有原始人工栽培稻谷谷壳化石
有利我国稻作起源点探索
专家从牛栏洞遗址抽取的32个孢粉,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证,有4个探方6个层位有原始人工栽培稻谷谷壳化石。专家认为,掌握普通野生稻的驯化栽培是一门新技术,是对自然生物体的一种立体观控,它绝不像人们主观臆测的如搬运石头那样简单。因为它面对的是一种非常娇嫩的生命体,稍有疏忽就会致它于死命。它与自然环境紧密依存,又受到环境的多方制约,人们还得与环境搏斗,排除环境对它的不良干扰,才能使它顺利成长并结下硕果,让人们享用。所以,对普通野生稻的驯化栽培,是长期历尽千辛万苦的苦难历程,也是一项人类文明史、科技史、文化史上的重大发明。只能是极少数头脑非常聪明又极有耐心耐力且极勤劳的人才能创造出来。
牛栏洞考古发现为专家学者探索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特别是侧重于种稻人的主观因素特色和客观环境对其制约两方面的探讨,论证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地点的客观性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堆积层发现的水稻硅质体是迄今岭南地区所见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物
岭南稻作史距今1.2万年
最近,英德牛栏洞遗址经考古专家证明这是一处古人类长期活动、居住的遗址。经碳十四断代,该遗址的年代约距今1.2万年至8千余年,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即中石器时期)。第二、三期文化堆积层发现的水稻硅质体是迄今岭南地区所见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这一重大发现,首次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万年前。对本地区水稻起源的研究以及推动相关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探讨岭南北部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的相互关系提供实物资料。
神秘的牛栏洞还为专家带来无数谜语:为什么已知的早期原始农业遗址的年代总是南方早于北方?是否更早的时候,即原始农业之前的采集狩猎时期,北方人是从南方迁去的?如果说是,则南方人又从何而来?人种迁徙和语言起源演变的最近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从世界农业起源的视角进行重新的思考。
据了解,近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修通了公路到达牛栏洞,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游客探寻古岭南人农业生活的一处旅游兼科普教育的胜地,除举办了多次水稻考古学术研讨会外,每年接待上万人次。
经专家勘探,牛栏洞内主要为廊道型发育,但较深处洞顶有落水洞使局部呈裂隙型发育。全洞平面略呈曲尺形,洞口向东,洞高5至15米,宽2.5米至5米,总面积约400平方米。
牛栏洞遗址文化堆积厚,层位关系多且叠压清楚,是广东地区继阳春独石仔遗址、封开黄岩洞遗址之后的第三处有典型意义的穴居人类文化遗址。2002年该遗址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