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陷于周而复始的劳碌中的原因之一。一个不清楚城中河是什么性质河流的城市,带来的不只是河流声名上的困惑,更易带来城市文明的失分。如果秦淮河仅只是和任何一条平庸的河流都无甚价值差别的河流,即使它可以带给我们清澈,也可以成为城市的血管促进城市健康,但是不会带给我们“桨声灯影”,和一条有品质的河流往往能给予一座有想法城市的非常底蕴。
秦淮河受污,非一时之果,但不可否认,脏兮兮的秦淮河是发展工业的牺牲品。城市依赖工业的动力走向繁荣,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道路上加速,这并没有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秦淮河就自动“沦为”一条可以为工业牺牲甚至本身成为工业性质的河流,和城市生活的清道夫。一旦以工业需要的理由挤走了自然风韵和人文气息,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个性总不免粗鲁几分。
秦淮河历史地拐到石头城下,从来就只承载六朝粉黛之颜色和河房莺语之婉转。钟山之刚与秦淮之柔表现出一座城市“阴阳”相谐之妙,这正是促成朱俞比文佳话的关键。如果除了夫子庙巴掌之地循“旧俗”之外,一味让羸弱的秦淮河挑起更重的担子,那何异于黛玉荷锄?但显然,秦淮河水文化的那份柔美已渐渐让位于机器或者资本的进军。
的确,对于古都而言,其古风从来就是城市创造工业文明的最直接对立面。不过,古风与工业文明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要做到定位合理,协调有道。洛阳的洛河也是穿城而过,那里的人们正享受暮钓洛河之趣。笔者感觉到,洛河污染少之又少的原因在于,城市的管理者和百姓都把洛河当作历史的、文明的血脉,在总体规划上,工业是“退避三舍”的。这是对河流性情的尊重,是真正的“智者乐水”,所以改良了一座曾以重工业为龙头经济的城市的品位。
相形之下,秦淮河似乎没有受到过工业“退避三舍”的待遇。多年来,定位秦淮河的模糊性带来的布局模糊性和随意性最让人头疼,我们在对古风的留恋和对现代化的追捧中优柔寡断,好像都兼顾到了,实际却厚此薄彼,使得历史的河流总在奔突之中不断发出呻吟。
水,贵在“循理而行”。几乎成为一潭死水的内秦淮河“死”得不明不白,无名无分。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