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大绝灭:地球生命的断层
  • 你在哭泣吗,亚马逊丛林?
  • 古墨西哥每年一万多人被吃掉
  • 贝聿铭理想中的桃花源
  • 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哪去了?
  • 秦淮河该是条什么样的河
  • 古格王国遗址
  • 东北人和他们的城市
  • 埃塞俄比亚的岩石教堂
  • 动物预测地震靠第三只眼?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渭南水灾引发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争议

    个名词,表示黄河在陕西潼关的水位高度。如果黄河水位高,渭河水流就会变慢,水中携带的泥沙就会大量沉淀,严重淤积。可以说,渭河淤积是否严重,关键要看潼关一带的黄河水位是高还是低。

        专家学者抨击三门峡工程
        2003年10月,水利部召集陕、晋、豫三省相关部门及部分专家学者,在郑州召开了“潼关高程控制及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专题调研会”。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指出,有必要对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而三门峡水库所担负的防洪、防凌、供水等功能可由小浪底水库承担。

        紧接着,10月31日,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发了题为《张光斗抨击设计错,渭河灾起三门峡》的报道。该节目的核心观点是:因为不可弥补的设计缺陷及经济利益(发电)驱动,常年保持高水位的三门峡水库使潼关高程淤高,进而使渭河泥沙严重淤积、河床抬升,最终导致了今年渭河流域的“小水大灾情”。节目中,92岁高龄的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直言:“三门峡水电站废弃,放掉(水),不要(发电)了”。

        一个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防凌、蓄水、供水、发电,而其主要功能的丧失便意味着大坝已经丧失了生命力。作为唯一一座成为人民币图案的水电站,三门峡也有可能像印着自己影像的第二版人民币五角钱那样退出历史舞台吗?三门峡是建国以后在黄河流域拦起的第一座大坝,曾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与其曾经的辉煌相比,目前的饱受非议正在使日益衰老的三门峡举步维艰,更有人指责三门峡是一个延续四十年的历史错误。

        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三门峡工程立项之初就遭到陕西方面的反对。1961年下半年,蓄水后的三门峡使陕西的担忧变成现实:15亿吨泥沙沉积在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排泄不畅,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在随后的许多年里,三门峡工程的运用方式虽几经调整,但三门峡工程对上游(主要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造成的危害却始终不能消除。

        拒绝指责,三门峡方面的回应
        三门峡大坝从立项到建成至今的数十年里,围绕大坝的利弊,各方一直是争论不休。陕西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争,而三门峡水电站也是同样的处境。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方面表示:“水位是三门峡的一道生死线”,目前三门峡水利枢纽每年靠发电10亿千瓦,收入约为两亿元,这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局、黄委会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失去了发电功能,三门峡枢纽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就会面临经费枯竭。”
     
        与各方所指责的相反,三门峡方面认为渭河洪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三门峡水库的高水位,他们还给出了这样的分析:三门峡水库在上世纪60年代初进行“蓄水拦沙”的高水位运用,库区淤积严重,曾使潼关高程加剧。但近十几年来,水库运用方式不断调整,最高运用水位不断降低,目前的运用水位已对潼关高程不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潼关高程的抬升,主要是因为潼关以上来水来沙急剧减少,尤其是汛期洪水量级的减小和洪水持续时间的减少,降低了水流对潼关河道的冲刷作用所致(详见三门峡水利枢纽水情分析专家王育杰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历史功过、现状及所处重要地位》)。

        三门峡管理局论证的核心是要说明:渭河近十几年来由于汛期洪水量的大幅减少,使下游河道主槽萎缩,河床普遍淤积抬高,降低了洪水挟沙能力和对河道的冲刷能力,这才是洪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洪灾决口全部为漏洞、裂缝等引起的溃决,说明了防洪工程存在质量差,防洪减灾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还有,三门峡方面曾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以降低潼关高程。

        抛开各方几十年的恩怨,不能否认的是三门峡水库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作用。如果废弃水库,不仅将打乱黄河下游的防洪整体部署,而且自潼关以下黄河库区两岸的工农业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以库区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环节。“牵一丝而动全发”,更何况牵连的不是毛发,而是伤及筋骨。

        一场水灾,引发出诸多矛盾,孰轻孰重,围绕着渭河防洪与三门峡发电等等的争论仍将持续下去。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