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的高技术开发区
  • 我国的国际铁路线及口岸站有哪些?
  • 品读湘西,如入梦境
  • 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小记黄永玉
  • 崛起中的榆林能源化工基地
  •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前景
  • 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
  • 中国大地原点
  • 跨世纪的三峡工程
  • 城市里的风景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无雨之都:利马

    间久了,衣服也会感到潮湿,故而秘鲁人将它叫作“加鲁亚”,意为“毛毛雨”。

        “毛毛雨”虽有一个“雨”但其实质还是不降落到地面上的雾。利马许多房屋都没有房檐,屋顶大都建成平的,有的还在屋顶上砌一圈矮墙,人们在上面堆放一些家庭不用的什物;城里街道上很少有排水道;商店里不卖雨伞、雨衣等商品。由于缺乏防雨设施,碰上一次雨水,那怕很小,也会在城里引起一阵不安的骚动。1970年一天日降水17.4毫米,竞成为43年里的最大雨量,而使经济和财产遭受到很大损失。

        利马这种独特的气候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南美太平洋中部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一个组成部分。此间大部分地段处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l东缘,气流下沉作用显著,秉性干燥,另外,这里盛行风向基本与海岸平行,不易使水汽产生抬升;重要的是,大陆岸外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成雾,而难以向上输送凝云致雨。

        干旱的气候,缺水的沙漠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利马是最初能够建立和形成,主要得益于里马克河珍贵的生命之水。从安第斯山流下的雪水灌溉着沿岸的土地,致使这里早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就已形成了一个富庶的沙漠绿洲。但是作为一座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原先的里马克河水早已不能满足需求。秘鲁政府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着手扩水源,增加河流的供水量。一条长约10公里的隧道,把曼塔罗谷地的湖水引入了里马克河的支流;另一项水利工程则把流向大西洋的源头水,通过隧道引入里马克水系。然而即使如此,水仍是困扰城市发展的大问题。例如,许多新出现的郊区家庭,没有自来水供应,用水是用卡车装运来的。

        国家的重心
       “利马就是秘鲁”。这句秘鲁民谚似乎有点夸张,但却是十分鲜明的反映出利马在整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作用。自1821年独立以来,利马一直是秘鲁的首都。这里高度集中了国家政府的各重要机关,政府的全部活动几乎都是在此进行的。利马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四分之一。

        利马在国民经济中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它的大小几千个工厂提供了全国制造业产值的70%,职工人数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二。它的食品、纺织,制革、服装、药品、化妆用品等轻工业部门在国内居主导地位;化工、金属加工、石油提炼等部门在全国也占居优势。利马城内,商业活跃,市容繁华,数以千计的各色商店、商贸中心分布在各处,其消费性商品的流通量占了全国的五分之四,商业劳动力超过了全国的一半。利马更是国内的金融业中心,全国95%的财政、金融事务及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一些国际性的会议经常在此召开,安第斯条约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

       利马交通发达,向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由该城伸展出的铁路,向东与安第斯山区的重要矿业中心相连,向西则与外港卡亚俄相接。地处市区北部的“中部铁路车站”是国内第一大站。公路四通八达,沿海地区的泛美公路和通往中部山区的公路在此汇合。由于地处南美太平洋沿岸的中间位置,许多国际航空线都通过利马,位于卡亚俄的豪尔赫·查维斯大型国际机场,成为西半球重要的航空港之一,美国、英国、法国、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等国的一些航空公司都有班机通达。

        利马是秘鲁的文化中心,全国最主要的文艺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秘鲁语言与历史科学院和秘鲁文化宫两大机构是指导协调全国文化、科学、艺术活动的重要机关;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国家交响乐团、国立音乐学院、市政大剧场和塞古罗大剧院等,饮誉南美大陆。城内有12所大学,在校学生达12万人;其中1551年5月12日根据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命令建立的圣马尔科斯大学,被人们认为是美洲最古老、最完备的著名高等学府。

        此外,还40余座博物馆,40家公众图书馆,最著名的是19世纪初期由拉丁美洲独立战争领袖何塞·德·圣马丁创建的国家图书馆,迄今已170多年历史。

        膨胀的城市
        殖民时期城市发展缓慢,城区仅局限于里马克河南岸附近一带。据资料记载,1614年全城人口约2.5万,而到1876年人口才达到10万。19世纪后期。由于铁路的铺设,山地矿产资源的开发,沿海灌溉谷地种植园经济的兴起,城市建设逐渐西向卡亚俄,南向米拉弗洛雷斯湾延展。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开始急剧膨胀。1952年利马的面积约55平方公里,至1967年面积增加到144平方公里以上。1961年人口增加到180万,到1982年,又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2.6倍。

        城市的迅速扩大是多种因素所致,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地居民的大批涌入。许许多多无地或破产的农民,来到城市外围的沙漠平原或山麓地带,用木板、铁皮、土坯、纸板、芦苇等各色各样的废弃材料搭建起自己住房。由于利马雨水极少,破破烂烂的房屋只要不倒塌,能容晚上栖身就行。这些棚屋往往围绕着城外的一个小教堂或教区兴建,构成自己相对独立的“住宅群”,又被人称作“青年村”。它是自发产生的,仅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偷偷地大规模占地活动,已使城市由市中心向南、向北、延伸的距离达16—19公里之遥。涌现了三百几十个“青年村”。这些“青年村”构成的庞大的贫民区,总人口早已大大超过100万,其占地面积也已经与50年代中期的利马市区面积相同。

        急剧膨胀的城市,迅速增长的人口,给市政规划、就业、住房和公共设施建设都带来极大的压力。它们充胀了城市,已经成为利马的一个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

        古城“唐人街”  里马克河穿城而过,把利马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城市主要分布在河的南岸,沿海部分则是最早的建设的地方,从古老的市中心阿尔马斯广场向东不远,有几条狭窄而拥挤的马路。马路两边的店铺门面都不大,用各种中文字体书写的商号、店铺、旅馆、饭店一家接着一家。

        在一个十字路口,还耸立着一座中国传统的绿色玻璃瓦牌楼,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牌楼之下,沿着十字交错的两条街面,是各色小商摊贩一路排开的露天集市。街面之上,人来人往,生意兴旺。在这里,既可看到秘鲁当地人,但更多地可以发现黑头发、黄肤色的中国人;既可听到人们用西班牙语交谈,又可以亲切地听到粤方言或汉语普通话的乡音。这就是利马华人集中的“唐人街”。

        在拉丁美洲诸国中,秘鲁长期以来一直是华侨最多的国家,只是近年才被巴西超过。据史料记载,从1848年到1875年间,先后有十几万华工移入秘鲁,人数占了同期迁往美洲华工总数的五分之一。秘鲁的华侨大多居住在利马。早期,许多华人主要聚居在利梅尼奥中心广场附近的卡涅特、乌卡亚利、派塔等街道,之后随着聚居点的逐渐扩大与发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华人自己的社区。相对北美旧金山、纽约、温哥华等城市,利马“唐人街”规模要小得多,但在拉丁美洲它却是最大的。“唐人街”上有一家中文报馆,规模虽小却有日报一《公言报》发行;具有150年历史的华侨群众团体通惠总局也建于此间,它维护华桥利益,帮助华侨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在广大华侨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利马华侨中85%的人是做生意的,其中以经营餐馆、酒店为主,总共达到600家,遍布利马市区。色、香、味俱佳的中国菜肴,深受本地各界人士的青睐。不少中国餐饮词汇已渗透到当地语言中。

        许多中国食品和蔬菜,当地的西班牙语也借用了汉语的发音,如馄饨、乍菜、葱、姜、白菜、蒜等,由此可以看出华桥对秘鲁社会文化生活影响的深远。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