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国家的不同和区域不同,贫困的内涵会有很大差异。世界首富美国1978年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有2,45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11.4%;而1988年贫困人口反增至3,250万人,占全美总人口的13.5%。
显而易见,美国的贫困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概念截然不同。因为美国政府是以年人均纯收入5,000美元以下作为划分贫困线标准的。
实际上,当今世界存在不同类型的贫困标准,这反映了国家间、区域间和民族间对贫困理解上的差异,也标定了其历史与社会发育上的悬殊。从总体而论,贫困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1.温饱型贫困:这是解决了填饱肚子以后,向小康安定过渡的一种相对贫困,经济收入的巨大差异使犯罪率增高,影响社会安定。
2.半饥馑型贫困:这是介于半饥馑和温饱之间的贫困。它会导致损害健康与缩短寿命,同样也会造成社会动荡。
3.生存型贫困:这是处于生存与半饥馑状态下的特殊贫困,它会引发大批贫困人口的死亡和健康的严重恶化,此类属于赤贫。
工业化国家的大部分贫困人口属于第一类型,中国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属于第二类型,而东非、中非一些特贫国家,如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则属第三种贫困类型。
继续向贫困开战——这是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回顾整个80年代,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摆脱贫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经济情况有所改善,贫困现象有所减轻,尤其以东南亚地区所取得的成就最令人瞩目。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自60年代以来,全国贫困人口总数,从占国内总人口的60%减少到只占20%。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贫困依然是困绕人类发展的难题。按年人均收入370美元为标准计算生活水平,全世界仍有1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过去30年中最富的10亿人和最贫困的10亿人收入差距加大到1:150。有些拉美国家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80年代的人均实际收入、生活水平和生产性投资不但没有增加,甚至有所下降。
从贫困状况变化分析,按世界银行给出的人均消费、预期寿命和小学净入学率三项指标,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近30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倒退现象,而南亚地区在1965—1975年的变化亦甚微小,欧洲、中东及北非地区,只有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东亚地区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地区则是各项指标基数最低和变化最小的地区,因而也是历史上和目前世界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度最深的地区。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近40多年来她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自身的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处于支配地位,其发展步伐无疑会进一步加快,向小康生活水平过渡并在不太长的历史阶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这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脱贫,所制定各项政策以及变输血为造血制机的扶贫方针,正是和世界银行报告提出的战略不谋而合。中国制定的90年代的十年规划,基本上解决脱贫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但实施起来任务相当艰巨,且脱贫的标准也是较低的。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