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冷锋,夏季从肯尼亚湾北上的赤道西风,携带了大量的水源,形成了撒哈拉的丰沛雨水,不仅浇灌成撒哈拉绿洲,阿拉伯绿洲,也给同纬度的印度河流域带来了季风雨。而且,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个赤道西风北上途中,遇到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便折向东流,经菲律宾吹往中太平洋。这是定常的路径。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绕过喜马拉雅山脉又折向东北,经中国东部、朝鲜半岛,穿过日本海,直抵北海道。从中国黄河一带出土的竹子和水牛等遗物的事实,可视为赤道西风北上的标志。
历史高温期,撒哈拉绿洲上的自耕农,过着自己自足的乐园生活。其后,从5000年前开始到3500年前,由于赤道辐合带逐渐向南撤退,赤道西风随之南退。绿色的撒哈拉,雨水逐渐减少,无雨空间越来越大,侵吞绿洲的沙漠也就越来越扩大。这样,就越来越迫使一些丧失土地的自耕农,为了寻找水源丰富的土地而逃离沙漠,流亡到了 大河流域,即现在的尼罗河流域。阿拉伯沙漠也同样是因赤道西风南退形成的,也有一些人从沙漠流亡到了底格里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大河流域的先住民,早已在高温湿润良好的气候环境下,随着农业的发展,5000年前已有了古代文明的萌芽,已开始出现城市部落和城市文明。大河流域的先住居民对于外地逃荒来的人,采取了收买为奴隶的政策。一个目的是防备外来人侵占他们的土地,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发展河流灌溉技术,扩大耕种面积。把收买的难民奴隶充当便宜的劳动力使用。这样,奴隶主不但使用奴隶发展了农业生产,而且还利用奴隶们创造出的剩余价值,为他们创造富丽堂皇的奢侈生活和束缚奴隶的精神枷锁,大举修造神殿、金字塔等。奴隶们创建了大量的财富和古代文物,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埃及的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文明都是这样形成的,印度的古代文明大体上也是这样形成的。中国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的形成,虽然与上述三个地区有所不同,但赤道西风的南退,向北分支的温舌到达频率的减少,气候趋于干燥化确实有相当大的关系。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