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巴西圈定世界最大生态走廊
  • 婆罗洲岛热带雨林发现数十个新物种
  • 研究发现蝙蝠鱼能抑制海藻保护珊瑚礁
  • 韩国科学家宣布计划克隆猴子
  • 最新研究表明老鼠也做梦
  • 全球变暖海鸟遭殃
  • 五分之一家畜家禽品种濒临灭绝
  • 暖冬让树木元气大伤
  • 海洋哺乳动物成科学家收集世界海洋资料助手
  • 美科学家解开鸟类飞行进化之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6国科学家呼吁:莫让江豚步白鳍豚后尘

    ;

      声学监测采用了两套系统,一套用于实时监测白鳍豚的低频“哨叫声”;另一套“数据记录仪”系统用于记录江豚和白鳍豚的回声定位信号的发声,以计算动物的头数和距离。考察过程中发现,声学考察与目视观察的结果非常吻合。 

      考察队专家报告说,经过6国专家39天、航行3400公里的艰难搜寻,考察队没有发现“长江女神”白鳍豚的影踪。同样令人痛心的是,从宜昌至上海1667公里的长江中下游干流江段中,仅发现江豚700~900头。据考察专家们估计,目前长江江豚的数量约有1200~1400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 

      “这次考察发现江豚的数量锐减,如果不马上着手对江豚进行抢救性保护,江豚将很可能重蹈白鳍豚覆辙。”WWF—汇丰银行长江项目主任王利民博士表示。 

      长江江豚是全球3个江豚亚种中唯一的淡水亚种,在1993年前约有2700只,但到1997年就锐减为2000只。以长江八里江江段为例,从1989年至1999年间,其数量以每年7.3%的速率递减。 

      “人类活动给豚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干扰。”王利民指出:“无论白鳍豚还是江豚,都面临非法和过度捕捞、水体污染、航运、水闸和堤坝建设等威胁。破碎的淡水生态系统使它们陷入生存的困境。” 

      WWF认为,应运用基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通过加强长江中游地区故道群的保护、建立长江中下游淡水豚类保护网络等,对长江淡水豚类开展有效保护。这种基于生态系统的参与式综合管理方法,是WWF及其合作伙伴在天鹅洲开展有关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 

      2004年6月以来,WWF—汇丰银行长江项目在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开展长江故道湿地的抢救性保护、恢复故道与长江的季节性联系、帮助故道的渔民和农民发展环境友好的替代生计以改变人豚争鱼的局面、推动黑瓦屋故道湿地的保护以扩大豚类栖息地等工作,使这里成为白鳍豚和江豚迁地保护最理想的地区。同时,WWF与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设立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小额基金,已成功推动长江中下游的6个豚类保护区之间的合作,这为建立长江流域豚类保护区网络打下了良好基础。 

      “长江故道湿地的保护、长江豚类保护区网络建设将是长江项目的工作重点。”WWF中国区首席代表欧达梦表示:“保护长江淡水豚类,需要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从根本上减少长江所面临的各种威胁,共同恢复生命之河——长江,实现人、水、豚的和谐。”   (郑金武)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