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高句丽古迹
  • 香港发行世界遗产--中国的名胜古迹邮票
  • 沈阳故宫列入名录 中国已有世界遗产30处
  •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 阿托卡夫人号沉船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
  • 乾陵
  • 北山摩匡造像
  • 孔庙、孔府和孔林
  • 平遥古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辽宁一宫三陵一山冲刺世界遗产成功

    打印了“为辽宁欢呼”的巨型标语,市民们蹦着跳着,共庆申遗成功。

      在沈阳故宫门前,一番别样的庆祝开始了。首先赶到这里的是沈阳故宫博物院保卫科长王德俊,他说他从电视上一看到申遗成功的消息就马上赶来了。随后,该博物院的10多位员工先后赶来,他们共同拉开了“庆祝沈阳故宫申遗成功”的条幅。

      他们拉着条幅,一起向天空挥手,他们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他们说他们感觉实在是太高兴了。

      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市民也跑过来拉起条幅,他兴奋地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宫三陵’是咱们祖先留下的伟大遗产,我们为它们的出线而感到骄傲。”

      一对青年情侣也跑来拉起了条幅,男孩子紧紧地将女孩子用在怀里……

      新闻述评 今天,我们泪流满面

      “一宫三陵”胜了!当其冲刺世界遗产成功的凯歌从南国传来,沈城到处溢满和流动着喜悦的空气!

      一座城市在为此欢呼。

      是啊,沈阳作为辽宁省会和中心城市,一次便拥有了三处世界遗产,这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树立和广泛展示起到凸显作用,沈阳的“清文化牌”将打向全球。

      是啊,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不是一个孕育希望和未来的民族,一个没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城市不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为什么要哭泣啊,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我们对“一宫三陵”申遗关注得太久、沉浸得太深、投入得太彻底!此时此刻,“一宫三陵”已不再是那简简单单的四座古建筑群,而是渗入我们骨髓中的一种文化精神。

      3年前,当我们的政府决计“一宫三陵”申报世界遗产时,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沉重和压力,从申报文本的制作,到相关法规的出台,从“一宫三陵”周边改造,到内部修缮整治……

      已经数不清,数不清有多少汗水与泪水,有多少梦想与执著洒落在“一宫三陵”的修缮工地上;数不清,在那前陵堡的泥坎坎里,有多少拆迁人留下的脚印;数不清,有多少人为了申遗大业而不能阖家团圆……

      百年遗梦,一朝圆满。当三年的等待,凝聚成那铿锵有力的一句,我们相信我们的耳朵,我们的“一宫三陵”,我们的祖宗基业,终于冲刺成功了!

      请铭记住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公元2004年7月1日,农历甲申年五月十四,“一宫三陵”终于戴上了它们期待已久的“金冠”!

      当全世界的目光会聚于此时,我们的城市正经历着一次感动。今天上午,两万市民将云集沈阳市市府广场,庆祝这一成功的消息;今夜,五里河上空将燃起庆祝的焰火。

      看吧!就在此刻,按捺不住兴奋的市民们已经擂起了锣鼓,从沈阳的清代一条街到苏子河畔,从启运山头到隆恩殿前,龙狮相戏、高跷竞立,四座古老的建筑群焕发出青春的风采。

      本报记者 何骞 马光

      辽宁申遗 三年辛勤路

      一切都来得如此突然!

      昨日晚间世界遗产组织正式宣布“一宫三陵”申遗成功,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成功与否要在今天才能见分晓。

      “一宫三陵”因何得以胜出?在整个申报过程中都有哪些不为人所知晓的事件?本报记者在此为您揭秘。

      一份改变命运的报告

      沈阳“一宫两陵”申报世界遗产的发端,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偶然事件。

      2001年3月,沈阳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欧盟-沈阳城市规划项目办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宫两陵”申报世界遗产的设想。沈阳市长陈政高和时任辽宁省省长的薄熙来先后听取了汇报,并决定正式启动“一宫两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与此同时,抚顺市也表达了清永陵申遗的愿望。

      一切就这样开始。 

      2001年10月,沈阳市文化局就“一宫两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和方式步骤等问题专门赴北京征询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工作人员罗哲文和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并向市政府及有关领导作了专门汇报。 

      罗哲文指出,“一宫三陵”作为独立申报项目出现,成功难度较大,最好能够以扩展项目的身份参与申遗。

      辽宁省文化厅不久制定出整个申遗的路线图: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让九门口长城作为一个扩展项目申报世界遗产,“一宫三陵”则准备在200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向终极目标发起挑战。

      2001年12月20日,沈阳市常务副市长李佳主持召开了启动“一宫两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办公会议,会议确定了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及制定修缮计划、保护法规及工作方案等事项。 

      两个月后的同一天, 沈阳市“一宫两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组长由沈阳市长陈政高担任,副组长由常务副市长李佳和副市长吕亿环担任,成员由各区政府和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

      不久,抚顺市也成立了自己的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一宫”“三陵”各自作为一个扩展项目走上申遗之路。

      初战:闯过文本申报关

      从2002年3月起,辽宁省有关方面抽调专业人员开始进行申报文本的制作和保护法规的起草。至5月中旬,完成申报文本的初稿及保护条例草案。

      整个文本的起草工作也非一帆风顺。文本撰稿人之一———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佟悦向记者介绍说,整个文本从起草到定稿,至少修改过十几次。

      2002年7月上旬申报文本基本定稿。

      10月21日,经过一次修改的申报文本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核。接着,申报文本及相关资料开始进行翻译和印制工作。

      这项浩大的工程一直持续到2003年1月上旬才得以完成。同时,根据申报要求,有关部门还完成了“一宫两陵”的图片、幻灯片的拍摄,建筑物的测绘和电视录像的制作工作。

      2003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文物局将制作完成的申报文本上报到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遗产委员会。

      在沈阳市文化局,记者有机会见到了最终申报文本的副本。

      这个文本从外表看就是一个墨绿色硬皮的文件夹,上面烫着银色的标题:“明清故宫扩展项目———清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清盛京三陵”。副本共有465页,十余万文字,百余幅图片。主要有七项内容:遗产的辨认、列入的理由、文物描述、管理、影响遗产的因素、监测、文献等。 

      2003年1月31日,法国巴黎传来消息:“一宫三陵”申报文本已被设在法国巴黎的世界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审核完毕,并决定正式接收。至此,“一宫三陵”完成了国内程序,正式进入国际程序,通俗的讲就是过了“第一关”。因为按惯例,申报文本在世界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审核前就将会被淘汰三分之一,而有一半的文本无法通过最终的审查。

      对于“一宫三陵”文本的通过原因,国家文物局的一位专家指出:“‘一宫三陵’的申报文本已经到了几近完美的程度。” 

      攻坚:还“一宫三陵”本来面目

      2003年2月12日,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佳在市政府520会议室召开申遗特别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部署“一宫两陵”的周边拆迁工作。

      与此同时,抚顺也出台了一份整治方案: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清永陵附近拓地千亩,迁移陵东村落,还400年永陵本来面貌。

      2003年4月4日,沈阳市长陈政高召开“一宫两陵”申报工作调度会,部署了“一宫两陵”的修缮工作以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其中外部环境整治工作,市政府投入资金2亿元,“一宫两陵”内部修缮工作,市政府投入修缮资金5000万元。 

      从这天开始,拆迁的嘈杂声笼罩在“一宫三陵”的上空。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被毁灭的不再是这些“老房子”,而是他们身边的一些“小字辈”。在拆迁工作中,福陵陵西的前陵堡村首先迁走,总建筑面积达到39455平方米的房屋被夷为平地,代替它们的是大片的草坪。

      嫁给了守陵人后代的吴丽香面对故园依依不舍,她嫁到这里时才刚刚“光复”,她亲历了老屋上梁、用上电灯泡、喝上自来水的全过程……老人抚摸着自家的墙壁对记者说:“这屋是我家的产业,是我的命根子。但现在政府要让东陵(福陵的俗称)申请世界遗产,我不能拖政府的后腿啊!”

      清福陵得到的“关怀”还不止于此。为了申遗,东陵公园还将办公区东迁、24户公园职工住宅和民俗风光园也被拆除。

      2003年6月25日下午,位于沈河区沈阳路100号的红墙广场正在进行最后的大甩卖。当天上午,一张张拆迁公告送到了这里的每位业户手中。沈阳故宫红墙市场拆迁期限从当天开始至7月4日止。

       据了解,为了打赢故宫申遗的“攻坚战”,政府共投入1.6亿元,这相当于北京故宫50年间内部修缮费用的总和,所涉及周边拆迁的红墙市场、东亚F区、御苑新村的6栋别墅等9处建筑,共计4.5万平方米。

      为了这一战,东煤宿舍的三层楼房变成了一堆瓦砾,原东亚商场F区也被夷平,甚至沈河消防中队院内的烟囱也被放倒……

      “一宫三陵”的世界遗产之旅还远不止拆迁这样简单,修缮古建筑更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项挑战细节的工作。

      福陵修缮工程总工程师唐巍的一段话也许能让我们体会到这项工作的“琐碎”:“清福陵内的所有椽柱的表皮都已剥落,这些椽柱的表皮此前是用油漆刷制的,而古代的椽柱是用猪血等原料刷制的。因此只有先将油漆层剥离,然后再按古代工艺刷制,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正是对“成功存在于细节之中”的追求,“两陵”所有青砖之间的水泥勾被一点点地抠下来,再用天然青灰重新勾好。昭陵宝顶的水泥罩面也被一种传统工艺的三合土取代。

      而此时的沈阳故宫则正进行着乾隆以来历史上最大的修缮工程,整个修缮费用高达2400万元。在此次修缮中,乾隆御书房———仰熙斋首次得以开放,曾经的盛京最高建筑物凤凰楼也告别了“危楼生涯”。 

      2003年8月初,“一宫三陵”修缮工作全部结束,这场申遗“攻坚战”以胜利告终。

      等待:来自世界的检查

      2003年4月23日,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沈阳市故宫、福陵和昭陵保护条例》。

      5月28日经辽宁省第十届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沈阳市故宫、福陵和昭陵保护条例》于200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一切具备,只待检查。所谓的检查,就是每次世界遗产大会之前,世界遗产组织都要委派一个非官方组织的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的意见最终将以报告形式上呈给世界遗产大会审议。

      此时的抚顺方面开始担忧:与沈阳“一宫两陵”恢弘的宫室相比,永陵显得有些“弱小”。为此,当时的抚顺市文化局副局长佟达先生提议,最好来视察的专家能够走永陵-福陵-昭陵-沈阳故宫的路线,这样永陵就可以与其他三个项目达到一种“平衡”。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