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BR> 崇政殿是故宫的正殿,建于后金天聪时期,是清初朝会之所,为五间九檩硬山式,俱辟隔扇门,前后有出廊, 围以石雕栏杆。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内彻上明造,梁架全部为和玺彩绘。殿前东置日晷,西设嘉量。崇政殿和高台两侧各有一组建筑,东侧的建筑主要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侧的建筑主要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 崇政殿后是凤凰楼,同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永福宫、麟趾宫五宫建在近四米的高台之上,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高台正北的清宁宫,是皇太极与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清宁宫的两侧有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永福宫,西配宫有: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是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才智过人的庄妃的寝宫。麟趾宫、永福宫在乾隆年间换匾,互换了名称。高台正南是凤凰楼,原名翔凤楼,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是皇太极的御书房和休息、宴会之所。入关之后,曾存放玉玺、帝王像及行乐图。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凤凰楼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凤楼晓日”被誉为沈阳八景之一。 东路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以大政殿为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政殿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是其与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的议政之处。康熙时改今名。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两根金龙蟠柱,气势雄伟。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大政殿前面两侧排列亭子十座,统称十王亭。自北而南,东部依次为: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镶白旗亭;西部依次为: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正白旗亭。 西路建筑为清入关后续建,于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最前面为校马场。文溯阁建于1782年,是专为贮存《四库全书》所建成的全国七阁之一,面阔六间,内部三层,外观为两层重檐硬山式,前后有出廊。阁顶铺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东侧有一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正面)和《宋孝宗论》(背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成为供清帝们来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居住之所。 沈阳故宫建筑,不仅在建筑布局上有其特点,而且在彩画、雕刻等方面都有浓厚的东北地方风格,反映了中国多民族建筑文化的特点。沈阳故宫在清朝灭亡后,被辟为博物馆,是中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先后称为沈阳古物陈列所,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故宫陈列所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故宫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55年命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