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国际减灾策略的演变。
从最初笼统地提出减灾要求,到转为关注受灾最严重地区和人群,再转为指出减灾重在学习和前期准备,可以看出,减灾日的主题一直围绕着如何减轻灾害而不是预测灾害。
中国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李京教授曾向记者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预报灾害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即使知道某一地区出现灾害的风险很高,但想预报灾害何时发生却很难做到,所以减灾的关键在于防灾。
据2004年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减少灾难的危险》报告,1990年也就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第一年,世界上共发生261起自然灾害,受灾人数为9000万。而到了2003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至337起和2.54亿。减灾这么多年,损失却不降反升,可见减灾任务的艰巨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而且各国的投入和努力也远远不够。
《减少灾难的危险》指出,自然灾害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报告将发展中国家面对灾难的脆弱性与贫困联系起来,指出真正的杀手不是自然灾害,而是贫穷。报告说,在全球暴露在自然灾害的人当中,贫穷国家只占11%;但在死于灾害的人中,贫穷国家占53%。
今年减灾日的主题正是根据以上论断做出的,减少贫穷人口,提高人们的抗灾自救能力,是减轻灾害的关键。
减灾之重在防灾
俗话说有备无患。日本是遭受地震和海啸最频繁的国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它在面对灾害时,损失却比其他国家低,最主要的原因是注重对国民从小进行灾害应对教育,每年都要开展几次大型的灾害演习。2003年9月,日本北海道发生8级强烈地震,竟然只有1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不能不说是因为准备充分创造的奇迹。
美国是飓风频袭的国家,应对飓风的经验和措施都比较充分,但为何它今年却遭受了历史上最惨重的飓风损失呢?这一方面由于“卡特里娜”飓风不同于以往飓风,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人为原因。在飓风到达前,陷在灾区没及时出来的新奥尔良人,95%以上是穷人或老年人。新奥尔良是美国最穷的城市之一,在这个不到50万人口的城市中,27%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政府对飓风估计不足、反应迟钝以及人们普遍心存侥幸心理也是造成这次惨剧的重要原因。
同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准备工作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人类防灾准备工作对于减轻灾害损失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链接: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
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
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
1998年:信息与媒体———减灾从信息开始
1999年: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0年: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
2001年: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2002年: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2004年:减轻未来灾害,核心是如何“学习”
2005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金磊)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