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上海斜塔千年不倒 比比萨斜塔要斜
  • 原主人性格会同心脏一起移植吗?
  • 外星人驾UFO来新疆(科技骗局还是事实?)
  • 2亿年前化石有鞋印
  • 魔术师揭秘感应术:蒙面猜物为何百发百中?
  • 植物细胞可能入侵人体?
  • 迈锡尼文明之谜
  • 科学家出惊人结论:水下USO击沉泰坦尼克号
  • 异度空间怪事咄咄 科学家揭秘宇航员太空幻觉
  • 考古学家发现最古老玛雅文字,距今2300多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央视曝中国空军遭遇灵异现象<%=id%>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今天我穿了一身特殊的服装,大家一看可能会觉得像航天员,其实这是空军穿的一种衣服。所以今天要说的事情肯定就跟空军有关。现在大家从大屏幕上也能看到一些相关的信息。不过,在说空军之前,我要先说说火车。大家肯定都有过做火车的经历,不过在火车上我们会遇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会让大家觉得非常有意思呢?那就是如果两辆火车都停着,我们坐在其中一辆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感觉到自己的火车在开,等过了一会儿,旁边的火车不见了,发现我们还在原地,这实际就是一种错觉。那么说在陆地上的错觉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太大的影响,顶多是让大家觉得很好玩而已,但如果飞行员在飞到天空中的时候出现了错觉,那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这是发生在空中真实的一幕:一名飞行员在做穿云飞行时,在云中他突然觉得自己在倒着飞行,此时飞机实际已经进入了俯冲的危险境地,在短暂的数十秒钟内如果不能摆脱错觉的纠缠,后果将不堪设想。

      天津杨村机场,中国空军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的训练基地。

      冯义,表演队大校副队长,也是一号长机,是空军有3000小时飞行经验的特级飞行员,今天,他将和队友一起到渤海湾上空进行编队训练。

      上午九点零七分,编队飞到了渤海湾上空,他们正在向东平飞,现在编队航行的高度是7000米。

      突然,冯义发现航线前方出现了奇怪的情况。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副队长冯义:离我航线左侧约有二十来千米,就是海岸线,渤海海湾,就是在海上发现了大批的飞机。

      这个庞大的机群正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飞来,冯义惊呆了,好一阵子都没做出反应。这是一个他从没有见过的编队。

      今天飞行之前,在做飞行准备的时候,冯义曾详细地了解过飞行空域有没有其他飞机经过。而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他坚信这一带空域没有其他飞机。

      难道是一支大的机群突然从空域经过还没来得及通报?

      冯义:看到了以后,报告指挥所,报告我们的塔台,说我们左前方在渤海海边上空发现了大批飞机,你看雷达上有没有?

      机场所使用的对空搜索雷达,可以捕捉到半径四百公里范围内的空中目标。雷达显示,没有其它机群从这个空域飞过。冯义的发现让塔台的指挥人员感到疑惑。

      九点十三分,冯义得到回复:没有任何飞机经过这个空域,更没有如此庞大的机群。

      这难道是自己发生了错觉,看错了吗?冯义下意识地看了一下座舱仪表,时速800公里,高度7000米。对方的机群似乎和他处在同一高度。

      这让冯义百思不得其解,在20多年的飞行生涯当中,他执行过无数次的飞行任务,在空中也处理过无数次的特情,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眼看着机群离他们的编队越来越近,他急忙呼叫自己的队友。

      冯义:当我发现了以后,跟我后舱中队长说,你看左前方那么多飞机,他说在哪,就寻找,在哪?他也看到了。

      他的队友也看到了同样的景象,同样令人吃惊的是,这些飞机居然出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型号更是五花八门。

      冯义:这飞机是各种各样的飞机,螺旋桨在转,喷气机,歼五型号的飞机,像那个二战时期的飞机,像电影里看到的那样,一大片的飞机。数不清。
      
    12965573_2005122110360377394700.jpg


      庞大的机群以时速8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逼近,情况非常紧急。冯义再次呼叫塔台。

      塔台的答复仍然是肯定的,这片空域没有任何机群通过。再过几分钟,冯义的飞机将与这个奇怪的机群交汇,高速飞行的机群对飞极易发生相撞导致机毁人亡。

      冯义急忙调整了一下自己飞机的行向和高度。长机是编队的灵魂,当冯义做出规避的动作,后面的飞机也相应地也做出了调整,以避开迎面而来的机群。

      冯义:后舱叫我,你保持好状态,我查一查,我就保持状态,保持状态也看,他在那数。一二三四这么数数,那么多飞机,根本数不清了,他说我实在数不过来了。

      他和队友兴奋地关注这个庞大的机群,眼看着这个机群距离冯义的编队只有四千米的时候,到了训练课目规定要转变航线的时刻,他们的编队应该向西转弯进行下一个课目了。

      冯义:到我们转弯之前,依然能看到,但是我们到了转弯点了,不转弯不行了,按照要求必须转弯了,转过来以后,我们就看不到它了,但他实际上还没有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中,如果我们不转弯还能看到他。

      九点十五分,编队按照预定计划向西进入下一个训练课目所在空域,六架飞机依次西进。那个庞大而奇怪的机群也渐渐消失在表演队飞行员的视野之中。在转弯之后,冯义还是有些疑惑,更有些遗憾。

    冯义:如果说错觉是一个人错觉,有可能,两个人同时那种错觉,判断是一样,不太可能。作为我们来讲,平时不飞攻击课目,不飞对地攻击,没装胶卷,下来就跟我们中队长说,如果说这个飞机装上胶卷多好,过去以后,咔嚓咔嚓,拍它一卷胶卷回来,到地面看看有没有?

      飞行训练结束后,冯义和他的队友安全返航。回到基地,冯义和队友依然最关心的还是今天看见的这个庞大的机群。

      再次查阅了塔台和雷达记录后,确实在冯义报告的时候,雷达屏幕上没有任何显示。

      贾博士:从我从事飞行错觉这么多年的研究和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这种情况也没有过报道,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用我们目前所具备的航空医学以及飞行错觉、空间定向等等对这方面的理论是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信民:世界上的万物以及发生的一些现象,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科学的方法,那么说可以解释清一部分现象,有一部分需要未来探索的现象,可能目前人类到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加以用科学的依据去说明它,有些情况现在到底是真实的现象还是一些幻觉的现象,还是发生一些错觉的现象,这个目前还都不敢用科学的话来证明它就是有就是没有,但是到未来的科学发展呢,是否能对它加以解释,这还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12965573_2005122110360382219000.jpg


      主持人: 要说我们的这几位飞行员在空中遭遇这样的奇观的确挺幸运,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会让人觉得惊恐万分了。

      第二天,表演队继续飞行课目的训练,今天训练的课目是双机穿云。

      下午1时10分。

      冯义和队友张信民的飞机向西转弯之后,飞机开始进入云层。对于云中飞行来说,积雨云和云中带电是致命的,飞行员必须避开这种云层。而今天,他们要穿过的只是最普通的棉花垛。云中光线变幻,忽明忽暗。

      冯义很沉着,他手脚不停地操纵飞机,稳定地与队友保持着队形。云中能见度还不错,能看出去30米左右的距离,保持编队不是很困难。

      可是,飞了一会之后,气流有点紊乱,飞机出现了颠簸,突然之间,冯义发现了问题:天空似乎倒转过来,他感到自己在倒飞。

      他赶紧看了一下仪表板上的地平仪,奇怪的是地平仪上的那个小指针告诉他,飞机没有倒飞。他紧张了,必须立即做出判断,或者是仪表出了故障;或者是自己的感觉有了毛病。

      陈云吉:在看不到飞机的时候是最激动最紧张的时候,可能在短时间就像晚上闭着眼睛走黑路一样的感觉,往那里走,前面是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

      这时,在一片昏茫的云中,看不出哪里是蓝天,哪里是大地。现在的情况相当危险,因为油箱设计的限制,这种飞机在倒飞状态最多只能持续15秒,否则会断油并出现空中停车的故障,这意味着10秒之后如果不能掉转过来就可能机毁人亡。

      但在冯义的眼中,仪表板上一切都很正常,但他的感觉却不是这样。他非常肯定地觉得,飞机不是在平飞,而是在倒飞。倒飞中机头还一个劲地朝上抬,好像要利用惯性把他甩出座舱。现在飞机随时都会失去控制,情况紧急,他该怎么办?他开始呼叫同伴张信民。

      张信民:我说奇怪了,我们一直是正着飞,怎么你是倒着飞,我们想又出现了飞行的错觉。

      仪表和战友的提示明白地告诉他飞机状态并没有发生异常,可是,他无法摆脱倒飞的感觉,他感觉身体悬空,随时会脱离座椅,他不得不紧紧抓住驾驶杆,以免被飞机的惯性无情地甩进空中。

      李秋:错觉了之后,对你人的精力和体力消耗是很大的,就是即使你自己判断出来,我现在错觉,也一样。因为你始终就是说,是在一种压力很大的情况,就是说,你出现错觉之后,这个油门和杆都很硬,握得很死。

      1时19分,这时的他觉得自己被撕裂成了两个人,究竟应该相信仪表还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呢?

      贾博士:飞行错觉并不是一个非常少见的现象,我们大多数飞行员在他一生的飞行生涯当中基本上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是如果飞行错觉处置不当,或者我们飞行员不能及时识别自己发生了飞行错觉,就可以导致飞行事故,那么从世界各国报道来看,由飞行错觉所导致的飞行事故,数量是不低的,他们一般占到总的飞行事故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

      而此时, 张信民却看到了最可怕的一幕,冯义的飞机正在以大角度俯冲向地面,冯义如果不及时调整状态,从倒飞的错觉中摆脱出来,以时速600公里从7000米空中向下俯冲的飞机数秒钟内就有可能接地导致机毁人亡。
      

    12965573_2005122110360385189000.jpg


      主持人:为什么飞行员在空中容易出现错觉呢,这恐怕跟云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知道云有白的、灰的,黑的,但是我们在地面看云的时候毫无疑问那么云肯定要比地面亮许多,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儿是地哪儿是天空了,可是飞行员在空中尤其是在云当中飞行的时候,有的时候因为光的折射问题,所以云的上边看起来是比较暗的,而云下面看起来是比较亮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大脑接受的信息就给我们一种误判,于是就产生了错觉。 

    当然,这个时候飞行员能够从云中飞出来的话,那么大脑就很快给它提供一个正确的信息,于是就判断对了。但是飞行员始终是在云中飞行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出现了错觉的话,就只能坚信仪器仪表,否则是难以度过这个难关的。

      1时20分,冯义的飞机高度在不断下降,正以8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向下俯冲,作为僚机的张信民非常地着急,他不断地通过无线电呼叫他。张信民顾不上考虑自己的安危,他加速飞到了冯义的前面。

      张信民:我从反光镜当中看他,看他的状态。我说你啊,这个看看左边的手套,再看看右手的手套,这白色的手套。看看这目的就是找一个平衡,使他从错觉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在云中飞行,无法以天际线和其他地标为参照物,现在惟一能帮助冯义摆脱困境的就是张信民了。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美国影片《壮志凌云》里的一名飞行员所遇到的情况,在一次执行完任务返航的过程中,代号美洲豹的飞行员出现了错觉,他无法判断方位和操纵飞机。

      与他一起执行任务的战友冒着自己飞机将耗尽燃油的危险,试图帮助他克服错觉。

      张信民:当时我在空中,我几秒钟之内我想了很多。00:46:10自己的战友,尽量咱们尽到责任去挽救他,同时也为我们队长期保证安全,也应该是应尽的责任。

      这时张信民比谁都清楚,赶到冯义前面,自己将更加危险。
      

    12965573_2005122110360387671100.jpg


      这个有3000小时飞行经验的特级飞行员,今天碰上的倒飞错觉,再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驾驶技术都不管用了。要想逃出险境,只能靠人的意志力。这时的张信民只能通过耳机猛叫冯义的名字。

      张信民:当时喊前三声都没有变化,飞机一直在向下俯冲,我心情非常焦急,第四声的时候他才有意识,才有变化。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冯义突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的意志力冲破一切犹豫,迫使他用最大的力气,把驾驶杆扳向正确的方向。

      张信民:飞行员错觉了以后,长机是在前面平飞的,而僚机是以为你这样飞的,也可能以为你这样飞,也可能以为你带坡度,但是这时候你要通过长机或其它飞机来校正自己的仪表指示是否准确,要是判断准确的话,也是要咬咬咬牙要坚持。

      1时21分,冯义调整驾驶杆终于把飞机拉成平飞的状态。而且随着高度的降低,飞机从云层中飞出来,他的眼前豁然开朗。

      主持人:航空医学专家告诉我们,飞行错觉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当发生错觉的时候,飞行员根本就感知不到,于是出现了一些事故。还有一类是发生错觉的时候飞行员通过仪器仪表显示的数据,已经发现出了问题,但是他此时非常矛盾。

      他不知道是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还是相信仪器仪表,于是就造成了一系列失误的操作。要说其实飞行员在整个训练过程当中,教员也会专门安排让飞行员有意地去体验错觉,比如说在北京的中国科技馆、航空医学研究所这些单位,都有类似的设备。

      那么实际飞行员出现飞行错觉并不可怕,但是由飞行错觉引发的误操纵才是导致事故的真正原因。

      比如说一架飞机在空中正常状态的飞行,飞行员没有进入飞行错觉,这个时候他如果想改变飞行姿态,比如要做这样一个转弯的话,飞行员要借助操纵杆,操纵杆再操纵翼面上的方向舵,升起翼面上的方向舵飞机的飞行姿态就可以得到调整。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飞行员出现了飞行错觉,进入了倒飞状态的话,如果我们给他发一个指令,要求你把机头拉起,这个时候他就会做一个动作拉机头,但是对他来说,这个时候就不是拉起,而是俯冲冲向地面,这才是导致事故出现的原因。
      

    12965573_2005122110360391988600.jpg


      1时22分,正当冯义从飞行错觉中摆脱出来重新回到编队时,张信民的飞机却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从仪表上看,他的飞机离地面只有七八百米的距离,随时都有撞地危险。

      张信民,驾驶的飞机正以每秒140米的速度向下俯冲,也就只有几秒的时间,他可以用来调整飞机的状态。同时,飞机在俯冲时,张信民的身体要承受七八倍于自己身体重量的压力,他能不能承受住六百多千克的压力呢?

      这会儿他已经顾不上别的了,他不可能选择放弃他心爱的飞机。他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拉操纵杆,要让飞机从俯冲状态抬起机头。

      张信民:眼看着这一次事故在所难免了。看着地面呼啸,我用力登满舵,然后压杆,把飞机改平过来。等改平过来以后,这个飞机已经离地面高度仅有200米。

      此时,张信民的衣服已经全湿透了。而且由于飞机俯冲过程巨大的载荷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他的腰椎受了重伤。


      张信民:说实话就飞行过程当中,首先飞行员要有无畏的精神,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精湛的驾驶技术。飞行员脑袋瓜子这一边,随时要储存上千个数据。随时出现一些什么情况,你都要应变能力非常强,马上做出反应,否则一些特殊情况你就处置不了,不能得心应手地处置。

      1时23分,完成训练任务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
      

    12965573_2005122110360394092400.jpg


      主持人:

      回来以后,张信民说自己在空中和死神握了一次手,在万分危机的时刻他挺身而出,顾不得和别人联系,顾不得和指挥所联系,挽救了自己战友的生命,在当他自己在冲向地面的一刹那又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巧和大无畏的精神,让自己平安地归来。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在空中的机智以及他高超的飞行技巧。

      在这里我们也能通过这个故事也能够感觉到飞行员这个职业真是充满了危险,天空中不仅是杀机四伏,我们还得时刻小心死神的纠缠。要说我们的飞行员个个都是好样的,正是他们对这份事业的执著和痴情,才保护了我们的蓝天,永远不受敌人的侵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