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完成了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后日前返回格尔木。今年10月以来,已有三支规模较大的科学考察团进入青藏高原。
近几年,地处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珠穆朗玛峰、可可西里、羌塘无人区等地,成为全球科考热点地区。那么,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缘何拥有如此大的科考魅力呢?
中科院资料表明,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5023米、总面积为26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其主体地带山系纵横,水能蓄积量约占全国水能总量的44%,而西藏境内的生物物种极为丰富,被誉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不过,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刘小汉说,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仍是未解之谜。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域文化令世人神往,其实它本身的构造变化和对全球的各种影响,更令科学界感到神秘。”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因此,西方科学家称“打开地球动力学的金钥匙在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水塔”、亚洲和北半球大气系统的“调节器”,并孕育了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高山生物基因库。
“这里有世界上最壮观的地理垂直立体结构,包括从寒带到热带的多种生物。更重要的是它同南北两极一样,是对全球变化反应最敏感区之一。” 姚檀栋告诉记者,青藏高原的隆升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格局,是人类探秘地球的理想场所。
专家认为,彻底弄清青藏高原构建过程,研究其地质环境、大气环流、生态系统等,将揭示出地球的许多奥秘,对人类生存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我国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已进入量化研究、综合研究、集成研究的新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青藏高原开展了数十项国际合作考察研究。目前,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正在青藏高原腹地建立东、西、南、北、中5个基本观测基地。通过野外研究监测和室内分析,提取科学数据,揭示这一区域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
专家表示,对青藏高原进行科学研究,可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诸多服务。
【责任编辑 徐洋】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