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在冰雪统治的南极大陆,只有不到5%的面积*在外。褐色的拉斯曼丘陵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另类”,横亘于东南极陆地的边缘。中山站就在这里,占据着它的一隅。
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建站,应该归功于前人的智慧和努力。在这个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东南极大陆上,首次登陆东南极的中国南极人于1989年1月26日建立这个考察站,至今已经17年了。
记者初识中山站是在12月18日。从空中俯看,“火柴盒”似的十几栋建筑构成了整个站区的全部。这些用集装箱改建而成的房间在这个风雪大陆屹立了近20年。
由于正处于极昼,明媚的阳光一天24小时毫不吝啬地释放着能量,气温也许比很多人想像中都要高很多——白天穿上棉衣,不一会儿就会出汗;即使到了半夜,温度也只有零下三四摄氏度。20日中午,站区的气温甚至一度达到7摄氏度,很多队员干脆穿起了单衣或短袖。只有傍晚不时从冰盖上吹起的冷风,才不时提醒大家身处南极。虽然四周都是冰山,但这里的气候异常干燥,有些队员流鼻血了。
中山站有各种建筑近20座,与其他地区见到的建筑不同,这些建筑都不是直接建在陆地上。而是建筑在水泥柱或铁柱上。由于冬天风大,这种底下有空隙的建筑可以缓解大风对建筑的影响,增强稳固性。
在这里度夏的队员大都住的是两人间,面积大约在15平方米左右。每个房间里有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一个电取暖器,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卫生间。此外,站上还有一个健身房,里面有跑步机、乒乓球桌、自行车、沙袋,以及其他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
每天8时、12时、18时,大家都会听到吃饭的钟声。钟声过后不久,就会看到队员拿着饭盆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餐厅。老队员开玩笑说,仿佛回到了当年在国内生产队干活的年代。
队员感到不太适应的就是通讯。目前,中山站的通讯设备有海事卫星电话两部,短波电台一部。海事卫星信号稳定,但收费较高。短波电台受天气的影响大,很多时候通话效果不理想。越冬队员说,在漫漫极夜,有时候用短波给家里打电话,嗓子都喊哑了,却听不到一句完整话。最近几年,队员在通讯方面有了新选择,那就是发电子邮件,尽管有时候接收不顺利,但还是方便了许多。
【责任编辑 李旭海】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