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听说要去野象谷,不禁心里一阵高兴。
野象生活在莽莽热带雨林之中。30多年前上海动物园组织捕捉小象“版纳”的故事还萦绕在心头,从影视里看到的那些惊险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又联想到上一次我到西双版纳,一次汽车停在路边,我们下车来在路边随意散步,看着路基下长出的参天大树,想向下看看这树到底有多高,可是往下一看,不禁惊心动魄——那里幽深不可测。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下面就是热带雨林。这些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起码得有几十米高。这一场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还清晰得很。我想那里可能就是当年捕捉小象“版纳”的地方,如今“版纳”应该已是“老婆婆”了。当时就想,以后不知有没有机会再来版纳,能进热带雨林里走一走该有多好!我也自知,体力是一大难关,走热带雨林可不是闹着玩的。又一想,擦点儿边就行,不见得非得走到原始森林的腹地不可,再说我也没有那份勇气。
所以这次一听去野象谷,当然心向往之。
野象谷位于景洪市北部勐养镇三岔河口,距景洪市47公里,总面积约370万平方米,海拔747—1055米。谷内沟河纵横,森林茂密,到这里来活动的野象比较多,是西双版纳惟一可以看到野象的地方。当然,我并不指望可以看到它们,因为它们活动的时间是在傍晚、夜间和清晨,而我们到此却是在上午到正午这一时间段。看不到野象不要紧,看看热带雨林也不错。
没想到进了野象谷的门(都公园化了,连野象谷里都有门),先看到的是猴,然后看的是穿山甲、蟒蛇一类的动物。也许就像看戏一样,先给你看的是“打炮戏”,然后才是正剧。
下一出戏是看基诺族舞蹈。我本已采访过基诺寨子了,但是手里关于基诺族人穿着民族服装活动的照片很缺乏,正好这个舞蹈可以补充一些。基诺族的舞蹈豪气十足,男人的勇气与果敢、古老的民族在山中生活的艰辛以及与大自然搏斗的残酷都充分表现了出来。而基诺族的女性则欢快而美丽。这一次我很认真地看了他们的舞蹈,真是回肠荡气,把他们对大鼓的崇拜表现得淋漓尽致。看过了这些舞蹈,自己对基诺族的了解似乎更深了一些。
然后导游把我们领到了缆车站,并对我们说,先坐40分钟的缆车,下了缆车,再走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山路,到了那边可以看到大象表演。我自己掂量掂量体力,觉得再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大概有点儿不便,于是决定先乘缆车观赏一下野象谷风光,再乘缆车回来,然后坐汽车到“那边”去。
上了缆车以后,我们便拿着数码相机向下俯视,一通乱拍。脚下就是幽深的原始森林,各种树木竞相生长,蓬蓬勃勃。深绿、浅绿、中绿交错生辉。有时看到脚下的地面上有一条河,不知为什么,那河水并不很清亮——原始森林里的河水在我的想像里应该是十分清澈的。*的河水里漂浮着一两棵倒下的枯木,有时在河边上也有倒伏的枯木。没有看到一个人,更没有看到一只大象,只有大自然恩赐的蓝天白云绿树高山河流。这些也足够赏心悦目的了。
想起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看到的在野象谷座谈的场景。他们那次主谈的内容是大象与人争夺生存权的问题。
众所周知,大象是傣家人的吉祥物,傣族人把大象看作是力量与一往无前的象征,因此,自古以来,傣族人对大象就十分爱护,十分尊重。但是由于人类为了生存过分地开垦,使大象失去了自己的食物,不得不把人类所种植的谷物作为它们的食物,再加上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滥杀大象以取象牙,大象的数量锐减。大象是记忆力很强的动物。对于曾经伤害过它们的地方,它们就报复,肆无忌惮地破坏。据说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寨子,一个是上寨,一个是董寨。大象从不破坏上寨的农田,就算是它们需要从农田里穿过去,也是小心翼翼地从很窄的田埂上走过去。偶尔一条腿掉进农田,它们也会很快把腿拔上来,继续在田埂上走。但是到董寨,它们就绝不那么客气了,非要在插好秧的水田里打几个滚儿不可。当地老百姓说,过去董寨的人可能伤害过大象,所以它们就去那里报复。
现在大象与人争夺生存权,也是出于无奈。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原因。有专家说,由于森林的更新,热带雨林生长的速度很快。过于密实的森林环境大象并不喜欢。它们喜欢的比较平坦的谷地,却又被老百姓种上了庄稼,所以大象就会到庄稼地里来寻食物。一般大象吃庄稼的时间是在晚上8点以后到凌晨4点,而这个时间段正是人们休息的时间,所以有很强的破坏力。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现在由于保护措施得当,这里的野象已经繁殖到200多头,但是根本问题还是没能很好地解决。
走了一趟野象谷,虽然没看到大象,但是领略了野象谷里莽莽苍苍的天然景色,终于在原始热带雨林里走了一趟(虽然是在上面走的),也能聊以自慰了。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