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热带植物园
  • 大鼓崇拜
  • 野象谷
  • 竹楼情深
  • 走进印控克什米尔
  • 克什米尔
  • 庆元大济
  • 昆明的风花雪月
  • 残阳如血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初识奥克兰<%=id%>


      先后在新西兰的奥克兰住过两夜。第一夜是从澳大利业来,第二夜是要回澳大利亚去,刚来那天是个周五,住在ACCER宾馆,据说这个宾馆与天津利顺德酒店是连锁店:这是一家比较高级的酒店,坐落在一条繁华的大道边上。那座南半球的最高塔——身高328米的天宫塔离这里很近。不知这座高塔是不是电视塔,只知二层是*场,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是奥克兰市民喜欢光顾的游乐场所。
      
      深夜飚车
      
      吃过晚饭后,我们几个人相约到附近走一走。从ACCER出来走过一个路门,就到了一条商业街上。这条商业街上主要是小店,有不少是华人开的,所以沟通很方便。那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毛利人文化——商店里主要出售毛利人的手工制品。当然还有新西兰的土特产,以畜产品为主,如蜂胶、蜂王浆、花粉、羊胎素一类。我们并不急于购买,主要是询问价格。我们出一店、进一店没有目标地瞎逛。走着走着就找不见同来的人了,只剩下两个人。回旅馆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晚卜九点多钟了,街上开始热闹起来。因为是大礼拜的周末,所以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开始在街上“狂欢”。路边就有几个年轻人,男女都有,在那里“疯”闹。他们用一只大红色的塑料盆做道具,不停地有人坐在里面,有时大盆扣了过来,弄得几个人大声喊着,大声笑着,完全不像我所走过的其他发达国家的街上那么安静。
      哪知这只是开始。由于刚刚下飞机,大家都有些疲劳,洗浴过后就睡下了。谁知半夜里竟然几次被摩托飚车的声音吵醒。这声音好像总是从头来过,总是从一个方向往远处驶去,一辆接着一辆,噪声不绝于耳。因为这是一条主干道,再加上夜深人静,飚车的声音十分刺耳。开灯看表,才是当地时间两点多钟。没办法,还得接着睡,明天还要去罗托鲁瓦,后来适应点了,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这些小于闹到几时才休。第二天一起来,全团的人都在议论这事,不解政府怎能允许市民在大家都睡觉的时间里这样胡闹。这要是在我们国家,报纸上早就会有市民来信指责这种侵害他人休息权利的行为了。也许不是周末就不会有这种噪音吧、看起来真是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特色,这也算是对新西兰的第一印象吧。
      
      伊甸山与独树山
      
      伊甸山(MountEden)位于市中心以南约5公里处,是一座死火山的火山口。海拔196米,站在山顶可以将市区和附近的海面一览无遗。山顶设有瞭望台,视野开阔,是眺望市景的好地方。从瞭望台向下看,看见的是呈倒圆锥形的火山口,如今已被绿草覆盖,一派生机。
      这里真是俯看奥克兰伞城的最佳方位。从山顶向下看去,一边是人海,周围是民房,参差错落,色彩丰富。奥克兰的民居屋顶有各种颜色,红的、黄的、蓝的,非常爽目。而且,这些房子的建造也非常规整,看得出城市的品位。
      这个大火山门直径近百米,深度也近百米,边缘清晰地呈圆坡状,像是一只大手把大地抹出一个平整的曲面来。如果不是这一个大型凹形球面展示着火山过去的暴怒所造成的后果,显现出它的沧桑岁月,就看眼下这绿草茵茵的美丽景象,谁也不能料到这里曾经有过那么惊天动地的火山大爆发。火山口边上有着一两棵树,很别致,起到点缀的作用。
      奥克兰是一个火山遗迹很多的城市(新西兰整个国家就是一个火山国家),多是死火山,大约有几十座之多。奥克兰火山现场由许多小火山残迹组成,一些是小锥体,其他是部分被填埋的火山口。奥克兰城市是沿着死火山口建成的,连在七座甚至更多的火山之上。虽然很多小火山已经消失殆尽,但是有三座最大的火山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伊甸山就是其中的一座。这里曾经有毛利人长期居住。追溯到12世纪最兴盛时曾经有3000多名毛利人在此居住。
      另一座火山是独树山,高183米。山丘上长着一棵大树,由此而得名。不过这棵大树现在已经被砍掉了(不知为什么砍掉,独树山上没有树,简直岂有此理),取代它的,是一座高高的方尖碑。我们到达独树山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左右了。只见一座小山丘很整齐地矗立在那里,顶上一座方尖碑。这座小山丘整个被绿草所覆盖,点染得整个大地都生机勃勃。这座方尖碑纪念的是奥克兰城市的创建者约翰·罗根,他本人的遗体就葬在方尖碑下。向上走,有一条小道,限于体力,我没有上去。
      独树山还有一点吸引人之处,就是在它的山坡下,也就是离我们停车处不远的地方,是大片草场,很多放养的牛在这里随意地吃草。看到我们,它们似乎也有点好奇,咀嚼时,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别人都上山去了,只有我一人在此。夕阳把最后的辉煌洒在草地上,洒在牛群的身上,勾勒出金*的轮廓,这画面很优美,像是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还有一座大火山,名叫阿尔伯特山,它没有什么特殊景观,但山顶上保存着当年毛利人建造的要塞。我们没有去这座山。
      
      迈克尔·乔瑟夫公园
      
      迈克尔·乔瑟夫公园是一个修剪得非常整齐的公园。公园靠海,非常壮阔。向里走,深处有一座纪念碑,远看像是粉*大理石制成的,很高,形状有点像方尖碑,却不是方尖碑。高高的碑上没有什么文字,只是在底座上有着一个像我们国家公务部门的公章形状的深色图案,上面刻着文字,大概是记述此碑是纪念什么人的。我没有向近前去,远远地看着。在新西兰,甚至是澳大利亚,纪念什么人,大抵都是这样的碑。他们的纪念碑与我国的纪念碑完全不同。我们的纪念文字刻在碑上,因为我们的汉字可以竖写,而拼音文字的国家,就不好把文字竖起来写,那样太不好辨认了,所以都把文字刻在基座上,倒是也为了让人看清楚。
      这个公园是为纪念新西兰第一任首相,也是工党第一任领袖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Michael Joseph Savage)而建的。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187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07年移民到新西兰,1916年组建工党。1935年工党赢得大选,迈克尔·乔瑟夫成为第一任首相。卒于1940年。他的主要贡献是关注民生问题,使新西兰成为一个福利型的国家。关于福利型的国家,听介绍就很让人羡慕:在新西兰,说是中小学义务教育,那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如课本、学费、杂费等等,全部由国家出,而不是像我们国家,说是“义务教育”,有的中小学所收的费用甚至比大学都高。
      这里最大的特点是三面临海,像是一个伸向海里的“半岛”,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海。一面看海,一面看山,从另一方向正好看到玫瑰湾。而玫瑰湾的后面,就是奥克兰城的高大建筑。真可谓:看海有海,看山有山,看城有城,看绿地,到处都是。
      
      百万街与华人居住区
      
      百万街,是新西兰人对海边别墅的称谓。这一片海边别墅与别处的不同,都建在不高的山坡上,地域极佳,正好俯
    视玫瑰湾,看那碧绿的海水,看片片白帆。我们国家称这样的建筑为“海景房”,价格很昂贵。玫瑰湾是奥克兰最壮美的景观。每天,特别是假日里,海湾里有大批私家游艇游弋,点缀着蔚蓝色的大海,使奥克兰有着“白帆之都”的美称。在我国海南的三亚,海景房价格也是很高的,也得“百万”,只不过新西兰是百万新元罢了,相当于人民币的6倍。
      我们先是在一处据说时常会有人裸泳的地方向下看,没有什么可看的,几位男士未免有些失望(一笑),也许是因为天凉,这天没有一个游泳者。但是从这里向下望,景色还是很撩人的。回过身来看那些别墅豪宅,一个比一个漂亮,漂亮得让人眩目。34号是奥克兰市长的豪宅,价值370万;而66号、92号是华人居住的豪宅,价值八百多万。由此可见华人在新西兰的发展势头有多么好。我们的导游(广东人)笑着对我们说,他也是刚买了自己的住房,也是别墅型,但是地点、设施都很一般,根本无法与这里相提并论。不过他已经很知足了。我们看到各具特色的晒台上,都会有房主(看年龄都是上班一族,四十多岁的居多)在悠闲地晒太阳、观海景。导游就说:“你们一定会问,为什么新西兰人这么清闲?他们怎么都不去上班?”我们正好是想问他这个问题,就随声答道:“是啊,为什么?”他一笑:“我也搞不懂。”
      华人以他们的聪明能干肯于吃苦,在新西兰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光是“百万街”上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在奥克兰的开发区,还有着一个很大的华人居住区,那里的房子都是近些年新盖的。我们在暮色初上时,到了这里。这里的条件真是太好了。一条街上,都是华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别墅,各具形态。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动人。整条街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什么闲人走动——正是做晚饭的时候,也许他们都在自己家里享受黄昏。只有一两个人(看样子像是广东或福建一带的人)在自家门前的花圃浇花,还有两夫妇大约已经吃过晚饭,牵着狗散步。这条街很宽,一直向上通向很远的地方,汽车并不多,更增添了宁静的气氛。我拍照着这些别墅、这些花园洋房,想着中国人的能干。改革开放才20年,新西兰的华人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居住条件很能说明问题),真是不简单。在华人居住区附近,还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购物中心,据说是南太平洋最大的购物中心,这个购物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华人服务的,因为这一带住的主要是华人。我为我们华人骄傲。
      
      天鹅湖
      
      天鹅湖是奥克兰一个比较大的公园。如果说迈克尔·乔瑟夫公园以纪念性为主的话,那么天鹅湖公园就是娱乐性的了。迈克尔·乔瑟夫公园里,除了纪念碑,就是大片绿地,宁静、幽雅为它的“主旋律”,而天鹅湖却是设施齐全、游乐种类繁多、孩子大人都喜欢光顾的商业性公园。说是“商业性”,我也说不准,这是经验之谈。我不知要不要门票。如果不要门票,又怎能说是“商业性”呢?我只以自己在国内的感受得出的结论。此公园若在国内,一准要票,而且不会少要。
      首先,这里有大量天鹅。说是“天鹅湖”,一点儿不假。一方池塘里,有大大小小的天鹅,主要是黑天鹅,还有野鸭子,自由自在地在水里徜徉,天鹅都是成双成对的。游人可以坐在湖边喂天鹅,也可以与天鹅亲密接触,这里的天鹅不怕人——没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在另一片场地上,有各式各样的儿童游乐场,安装有多种儿童游乐设施,只见很多儿童在快乐地玩,无拘无束地玩,也还有儿童在场地里骑着小自行车飞奔。这片场地是儿童乐园。这个公园不光是儿童乐园,更是动物乐园。
      
      奥克兰大学公园
      
      中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奥克兰大学对面的公园里休息。这个公园不大,主要是给奥克兰大学的学生们提供的一个休息场所。这个公园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与我们国内的公园相仿:草坪、绿地、鲜花、坐椅、甬道。但也有与我们的不同之处。我们国内的绿地是不可以上去人踩的,而西方,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的国家允许在草地上行走、躺、坐。不知是草的品种不同呢,还是人家国家人少,不会因多次踩踏而导致草皮受伤。还有,在秋阳下,我们一般会找荫凉地方休息。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人们,却哪里晒就在哪里休息——就喜欢晒太阳。现在在公园里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场景:大学生们在草地上,或坐或卧或趴,头上顶着太阳——正午的太阳。他们一般只需预备一瓶矿泉水,带上一本书,便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公园里休息。有的索性把上衣脱光,用手背朝向太阳。享受这正午的阳光。
      这个公园不属于奥克兰大学,市民照样可以随便出入,只是由于地域关系,大学生更多罢了。虽然市民们也经常光顾,但是绝对没有人大声说话、喊叫,都在青青地自己享受太平。我多么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国家也有这样安静的公园,也有这样有素质的市民,以不打扰别人为对人最起码的尊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