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探秘毛利人文化
  • 罗托鲁瓦的地热景观
  • 维托摩萤火虫洞
  • 清新绿野新西兰
  • 柯桥怀旧
  • 黑土地上的满族风情
  • 古典苏州
  • 昆明的风花雪月
  • 残阳如血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安顿灵魂的地方<%=id%>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是以往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怨言,意思是说中国的旅游景点主要是庙宇,而且夜生活十分贫乏,晚上除了睡觉就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了。其实,在很多国家,宗教场所也都是参观重点,因为宗教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一种突出的体现。在欧洲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参观教堂。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欧洲我们待了12天,走了6个国家,参观的教堂竟达十几个之多。圣心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这些大教堂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比较深,而其他不少教堂看过后我甚至连名字也叫不出来。总的感觉是大同小异,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夜生活,欧洲当然要比我国丰富不少,但消费价格却不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而且很多是*的*场所。所以,在欧洲旅行,我们曾私下调侃为“白天看教堂,晚上就上床”。
      我国“天下名山僧占多”,寺庙大都建在深山老林里,而欧洲的教堂大多建在城市里,而且都地处闹市,密集度很高。当然,农村的教堂也很多。凡天主教、基督教普及的国家,几乎每个村落至少有一两座教堂。可以说,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教堂。教徒到教堂做礼拜十分方便,只要走几步路就到了,不像我国的香客进一次香往往要跋山涉水,非常不容易。欧洲的教堂大部分是石头建筑,这与我国绝大多数木结构的寺庙相比又有了建筑材料上的优势。我国的寺庙尽管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但一把火就可以使它成为灰烬。而欧洲的教堂尽管建造周期很长,如巴黎圣母院建了168年,科隆大教堂前后共建了632年,而位列世界第一的圣彼得大教堂从公元349年始建,到1612年才达到现在这个规模,前后竟用了近1300年。但一旦建成,其规模的宏大、年代的久远、工艺的精湛,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并对他们的信仰产生重要的催化作用。另外,欧洲教堂那高耸云天的尖顶、那独特峭拔的造型,总能把人引入特定的空间,让你不由自主地进入某一种情境,融入某一种氛围。记得那天参观科隆大教堂,远远望见那两座高达157.38米的全欧洲最高的双尖塔,即使作为一个不信教的人,我的心中仍然顿感庄重肃穆。一种直插云端、高耸飞扬、扬手就能触及上帝指尖的感觉不知不觉间在胸中弥漫开来。
      除了正在闭门修缮的之外,欧洲的任何一个教堂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即使正在做礼拜,教堂也照样允许游客参观游览。那天参观巴黎圣母院,就刚好碰上做礼拜。人还没有进门,隐隐地就听到一阵歌声向我们传来。歌声开始还很轻很细,如同一股涓涓的溪流缓缓地向我们流来。渐渐地,歌声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就像汹涌澎湃的洪流将我们紧紧地包裹起来。走进去一看,原来在管风琴的伴奏下,虔诚的教徒们正在唱颂歌。可以说,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见到过的最壮观也最感人的歌唱场面。这是无数人的大合唱,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高音、低音、领唱、合声,尽管他们的嗓音并不相同,唱得也不是那么整齐,但是他们的歌声里却蕴含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倾诉。说实话,不管你信不信教,当你置身于那气势恢宏的大合唱中,沉浸在那种为爱和慈悲之心所烘托的气场中,你就不能不暂时忘却外面繁华的物质世界而深深陷入到对人类内心世界的审视中,真正是物我两忘。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有思想、有精神的寄托。没有寄托,一个人的灵魂是无法远行的。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精神容易荒芜,人们对信仰和感情的寄托就有了更强烈的要求。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曾断言:“安顿灵魂的,惟有哲学和艺术。”易教授的话当然没有错,但是对于那些既不懂艺术又对哲学不感兴趣的芸芸众生来说,他们安顿灵魂的场所又在哪里呢?那天在巴黎圣母院的长椅上,我坐了很久很久,也想了很久很久。当我看到人们在小小忏悔室前等候忏悔时那虔诚的目光和做完弥撒后那一脸的满足时,我感到自己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在西方,宗教就是人类安顿自己灵魂的地方。当然,那些到教堂来做礼拜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真的相信上帝,就像到庙里烧香也并不一定真的都相信佛祖一样。人们之所以到这里来,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了能给自己的心灵带来安慰和希望。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科技发达到探测器能够登陆火星的今天,教堂里的人却越来越多、寺庙里的香火却越来越旺。
      那天究竟还想了些什么、思考了些什么,我现在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那天从巴黎圣母院出来,沐浴着金色的霞光,我的心灵感到特别地安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