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明《一统志》中记载:“赤水河源出芒部(今云南镇雄)。”《水经注》里也说:“安乐水,俗称赤水河,出镇雄州乌通山。”赤水河全长500公里,流域面积为两万余平方公里,于四川省合江县注入长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赤水河流经云南的镇雄、威信,贵州的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四川的叙永、古蔺、合江等县市,其支流旁及重庆的江津和贵州的遵义、桐梓等县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大河。
赤水河古称大涉水、安乐水、赤虺河、赤水河等。河床从海拔1500米的镇雄发源地递降至海拔203.1米的合江入长江门处,落差很大,汛期约8个月,河水浑浊呈赤红色,滩险流急,河岸峰峦叠嶂,溪壑纵横,自古以险要著称。明代诗人吴国伦在《赤虺河》一诗中作了生动的描述:
万里赤虺河,山深毒雾多。
遥疑驱象马,直欲捣岷峨。
筏趁飞流下,樯穿怒石过。
劝郎今莫渡,不只为风波。
赤水河在古代是一条充满凶险与未知的河流,足以令人淡之色变。赤虺河的“虺”字在古代最早是用来形容雷声的,取赤水河水声如雷的意思,后又引申为“处处有毒蛇出没的地方”,想来真是非常恐怖。可那都是老黄历了,那时候不要说赤水河了,整个西南地区腹地都是不毛的“烟瘴之地”。而如今的赤水河,不仅不再让人谈之色变,而且已经成为一条著名的生态之河,同时也是美景之河、美酒之河与英雄之河。
看不完的美景
赤水河源头是一个远离尘嚣、纯净自然的世界,赤水河两岸城镇也基本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开发,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瀑布群、溶洞群等,沿赤水河呈线状分布,正因为如此,赤水河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基本保持了原始生态面貌的绵延千里的河流,两岸风光美不胜收。赤水河只有一部分河道可以通航,即使这样,那些行过赤水河河道的人还是怪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为什么?因为两岸有看不完的风景。
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约600公里长江干流将变成河谷型水库,由于水流变缓,水深增大,鱼类食物结构发生改变,许多长江里的鱼种面临绝境,需要另寻“家园”。赤水河现有鱼种109种,其组成与三峡库区鱼种大体相当,而且水深河阔,是建立长江上游珍稀鱼种自然保护区的首选河流。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将长江鱼种引入赤水河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赤水河全程至今尚未修建水利工程,还保持着原始的河流面貌。作为一条少有的生态河,我们有理由相信,赤水河两岸的美景会依然如故。
说不完的英雄
1935年1—5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屡㈩奇兵,四次飞渡,写下了以强胜弱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因此,赤水也成为名扬中外的“革命老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遵义会议后,党中央率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中央红军),于1935年1月19日离开驻地遵义,分兵左、中、右三路向赤水方向挺进,揭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中央红军先后三次进出赤水县境;在赤水河上架设16座浮桥,桥船并用,先后经过22个渡口,强渡赤水河。英勇的红军在赤水河两岸迂回转战二个多月,行程近百公里,与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的数倍于己的敌军巧妙周旋,进行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成功地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任务。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由毛泽东组成的中央军委三人指挥小组指挥的第一场战役,对扭转危局、打破重重包围、实现战略转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也为在全党全军树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奠定了基础。
至今,在赤水河两岸,仍然流传着许多红军四渡赤水河的动人故事和佳话。赤水河见证了当年的一切,赤水河也记住了当年的一切。据当地老辈人说,70年前,当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时候,一贯波涛汹涌的赤水河却一下子在红军的脚下变得驯服和温顺了,赤水河成就了英雄,英雄们也将赤水河的名字传遍了世界。
赤水河日夜流淌,英雄的故事也在世代传扬。
饮不尽的美酒
不要说在中国,即便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很难找㈩一条像赤水河—样能够孕育和酿造㈩如此众多美酒佳酿的河流。不信请看,沿赤水河两岸,光是位列中国名酒榜的名酒就有一大批,国酒茅台自不必说了,还有郎酒、董酒、沱酒、怀酒、习酒、习水大曲、金沙窖酒、赤水河酒、泸州老窖,等等,等等。
所以,有人说赤水河是一条飘着酒香的河流。一条河滋养出如此众多的美酒,的确需要一些特殊的灵气:
赤水河出美酒,与赤水河的优良水质、赤水河流域的小气候以及由赤水河灌溉而成的土壤密不可分,而赤水河两岸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则是酿造出美酒的独特“酒麯”。
有人说,赤水河日夜奔流不息,它把茅台的酱香带给了董酒,它把习水大曲的甘醇带给了郎酒,美酒的醇香由赤水河一路不停地传送,所以,赤水河沿河的酒一点点地便流出了赤水河,流向了长江,流向了全中国。
赤水河的河水的确不一般,不信就掬一捧赤水河河水,闻一闻似乎都能嗅到酒香。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