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村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幢房屋建于1543年,在镇政府对外宣传材料中作为玫瑰山庄的标志性建筑被介绍给游人。这座房屋历经四百余年,不仅保存较好且仍在使用,木框架,坡屋顶,窗户较小,具有当年建筑古朴典雅的特点。屋顶上架设的电视接收天线和*,表明它已“古为今用”。
村内还保留着数座风格各异的木框架住宅,门楣上标明它们分别建造于1801、1843、1848、1907和1923年。虽历经百年沧桑和战争的洗礼,它们却风采依旧。
依山坡而建的民居,最高为三层,虽然都是传统的坡屋顶、敞开式阳台,但形态各异,分布得错落有致,既古朴又纯净,充溢着田园诗意,在阳光的照耀下,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中,红、棕、黑色的屋顶与各种颜色的墙壁组合成一幅多姿多彩的油画。
室内设施仍保留着壁炉,但已很少使用,冬季靠电热地板取暖。现代科技产品一应俱全,惟有厨房中没有我们每家必备的抽油烟机,这是因为德国人与我们的饮食习惯不同,他们早、晚餐多为冷餐,午餐也不像我们那么多的煎炒烹炸,故此也就无需安装抽油烟机。此外,因本地夏季不热,也不必安装空调和电扇。
德国居室的门窗设计很合理,除正常开启外,尚能以下端为轴开启约10度,如此既可通风换气,风又不致直接吹人,门厅设计多种多样,多数临街,有的借助山坡修有台阶。庭院绿草如茵,植有各种观赏树或果树,门前屋后及窗台上种植或摆满各种花卉和装饰物,映衬出主人的爱好与情趣。每户都是花园,每家都是苗圃,花香和草的清香沁人肺腑,使人陶醉?夜晚开车归来,闻声而亮的门灯和遥控的车库门徐徐开启,给人以温馨亲切的感受:回家真好!
“房东”有老,小之分,缘于他们是父子俩。老房东是我儿子的同事,负责公司产品在南美的销售,他曾到过日本和韩国。他是钳工出身,自己设计并参与施工建造了三幢住宅,用于他自己和儿子,女儿居住。当他听说我们要去探亲时非常高兴,我儿子告诉他:“我父亲不会德语,也不会英语!”他笑答:“不用讲话!两杯啤酒喝下去,要说什么就都知道了!”这岂不是我们俗话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在德国人民心中最好的诠释吗?
我儿子刚到村里尚未购车时,就搭乘老房东的车上下班,后来房东又帮助他联系购车,洽谈价格,检查车质,平日生活也得到他不少照顾,像居室家具、家用电器、炊具都是他提供的:为感谢他对儿子的关照,我从国内带了一件红色带福字的唐装送给他,他穿上后乐得合不拢嘴,说:“我成了皇帝了!”然后到屋里拿出一瓶香槟酒请大家饮用,一方面是欢迎我们的到来,另一方面是否也在庆贺“德国皇帝”穿上了新装?
小房东是个电脑工程师,每天要驾车到距此地80公里的斯图加特去上班、我儿子租住的是小房东住宅的一层。老房东和小房东住的楼相距有十多米远,楼后有一共用的花园,面积约有400多平方米,草地旁有小溪缓缓流过,溪边植有高大的乔木,和邻居的庭院用半人高的行道树相隔。
小房东曾是镇足球队的队长,身体很棒,周五下班只要天气好,他就开着剪草机在院内整理草坪,在他的精心护理下,绿茵茵的草地有了规矩、成了方圆。小房东的夫人很有艺术天分,她喜欢种植花草,用各种盆景和鲜花装饰庭院、廊厦和楼梯。室内布置更有特色,她自己动手制作的剪纸、船模、灯塔等工艺品和各种彩图把居室打扮得赏心悦目,好似建起了一个小小的艺术博物馆。
在告别德国的前几天,小房东特意设家宴用德国烤肉为我们饯行。与老房东辞行时,他夫人眼中始终噙着泪水,依依惜别之情令人难忘!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