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各人自扫门前雪
  • 绿色郭洞
  • 玫瑰山庄
  • 民居与房东
  • 商业和交通
  • 教堂和文化
  • 人与环境
  • 猎鹰和骆驼赛
  • 传统的采珍珠节
  • 华沙的城市纪念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大洋彼岸的呼唤<%=id%>


      2003年初冬的一天,我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荣书记,中国古钟研究所有一个副研究员叫夏明明,他给咱们塘沽区文物所的富占军所长来了一个电话,说在英国朴茨茅斯有一口大钟,上面有‘海口大沽’四个字,可能是我们大沽炮台的文物。”当时的塘沽区文化局局长楚宝路在电话里急切地说。
      大钟?英国?海口大沽?是啊,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在历史上形成了多少重要的文物遗存啊!又有多少流失到了海外啊!
      “消息可靠吗?有图片吗?是谁提供的消息?”我急问。
      “据说有一个在英国留学的叫范辉的小伙子,从大洋彼岸给夏明明发的E-mail。”
      当时我并不认识夏明明副研究员,也不知道中国古钟研究所的同志为什么把这口钟的消息直接告诉了塘沽地方政府。后来过了很久,我应邀去参加一个聚餐,经介绍才知道是中国古钟研究所的几个人来塘沽跟朋友聚会,吃饭时想起我来,请我去见个面。在来人中就有夏明明,人长得挺年轻,清秀的面庞上带着一股书卷气。他们几个人向我介绍了把大沽铁钟的消息披露给塘沽的过程。
      原来,夏明明也不认识范辉,他甚至不知道范辉是一个姑娘。在很长时间里,夏明明并不知道范辉是怎么得到他的电子邮箱地址的。实际上,范辉在搜罗有关大沽铁钟的资料过程中,在网上查询有关钟文化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得知夏明明是国内钟铃方面的专家,于是找到了夏留在网上与学人联系的电子邮箱地址,这才给夏明明发了电子邮件。
      事情来得太突然,短暂的兴奋过后,我又陷入了沉思。索回大钟,谈何容易!在国际上,一国向另一国追讨流失的文物,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搞不好就会影响到国家之间的关系。可是,作为塘沽区主管宣传文化工作的副书记,我也清醒地意识到,对于塘沽、天津乃至全国来说,这件文物实在是太珍贵了。当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以后,根据联军司令官会议的决定,由当时各国联军组成的天津临时政府——汉语译成“都统衙门”,将包括大沽口炮台在内的天津沿海军事设施全部拆毁。因此,大沽口炮台早已没有了原先那种壮观。炮台上的东西不仅值钱的被收起来了,就是不值钱的东西,也都被人们拿走了。剩下来的一定是没人要的东西,就是这些东西也已被毁掉!因此,目前保存下来的可以称得上是大沽炮台文物的遗存寥寥无几,偶尔挖出来的几尊残炮或几个实心炮弹就算是重要文物了。而保存完好、铸有铭文的大沽铁钟,有可能是现今能够找到的极为罕见的大沽炮台文物了。还有,如果这口铁钟能够回到中国,回到天津,回到塘沽,那这件文物就不仅仅是大沽炮台的文物,而且会成为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物!因此,追讨这件文物非常值得一试。
      那么,这口大钟又是如何漂洋过海到了英国呢?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西方列强以保护在华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名,组成八国联军进攻中国。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炮台,大沽炮台官兵奋起抵抗,由于敌众我寡,经过大约六个多小时的战斗,大沽炮台终至陷落。
      海河呜咽着,流淌着的河水更像是长长的血泪,悲愤地注入渤海。
      英军占领了西北炮台。在大沽口西北炮台悬挂着一口铁钟。说不清是哪一个英国军官或士兵,提议把这口铁钟作为战利品带走。于是英国海军官兵就把铁钟搬到了他们的“奥兰多”号巡洋舰上。
      后来,英国皇家军舰“奥兰多”号把这口钟带回了英国,带到了英国南部著名的港口城市朴茨茅斯。
      朴茨茅斯是一个军港,人口18万。蔚蓝的海水,秀丽的海滨,拥抱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在朴茨茅斯市中心,南海火车站对面,有一个不大的公园,叫做维多利亚公园,公园里建有一事,大沽铁钟就悬挂在这个亭子里。
      亭子不大。平面呈方形,顶部系白色,是中国方形亭子中常见的四角攒尖顶,在亭子顶尖部位有一个球形装饰物。中间是棕红色大理石圆柱。下面是方形的白色大理石亭基。车子正面的楣梁上,用英文刻着TAKU FORTS,TIENTSIN,DEFENCE OF LEGATIONS,PEKIN。直译出来就是“大沽炮台,天津,保卫使馆,北京”。
      这座亭子,连同里面的大沽铁钟,被英国国家遗产办公室列入了二级文物遗产目录。它最直接最真实地记录了英国当年侵略中国的历史,也向世人披露了大沽铁钟的身世。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大沽铁钟就像一个羁留在外的海外游子,诉说着曾经遭受的屈辱,渴盼着早日回归故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