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大沽炮台位于天津塘沽区大沽口。大沽口位于天津市东部45公里处,北纬38°4′39°12′,东经117°30′-117°46′,为黄河改道从天津人海期间黄河水流冲积而成。清代《天津府志》中记载:“大沽口悬崖峭壁,对峙如门。”可见大沽口当年位置之险要。又因为大沽口系渤海沿岸的地理中心、京城之海上门户,从明末开始,大沽口的防务便成为朝廷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大沽口,在历史上还有过白河口、北河口之称。这是因为海河在历史上曾谓之为白河和北河。之所以后世称其为大沽口,是因为海河上中游的大直沽、小直沽、葛沽、西沽等水道汇聚成海河后于此人海之故。
大沽口为人京咽喉,津门屏障,历史上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后不久,地处大沽口南岸的炮台营盘及附近的大沽镇,便成为渤海西部海岸(当时直隶省管辖范围)海防前线的中心(实际上也是拱卫京师的海防中心)。它负责的防地主要包括大沽、北塘、营城、新河、葛沽、岐口等军事要塞,形成围绕大沽、北塘两个海口的扇形防务体系。据《中国军事史》一书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四月,倭寇出动二十余艘海盗船自浙江省的东岸登陆,攻陷了慈溪府城,杀死知府及以下官员十几人,军民死伤者数百人,府城被洗劫一空。倭患如此严重,明王朝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应对,在派兵征讨的同时,也加强了沿海地区的防务,尤其是大沽口,因其地理上是离京师最近的海口,更要防范倭寇的侵扰,大沽炮台便应运而生。
大沽炮台最初的防务是守卫大沽口。大沽口一带每隔三里筑墩堠一座,了望敌情。明朝时期的防务,只停留在了望避敌阶段。后来,在墩堠之间,“每隔一里设轰雷炮二座,每座炮由六人操作……”自明末到清代,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为抗击英国炮舰的进攻,大沽炮台的建设和所配备装备有了长足的发展。此时出现了三合土炮台,即在炮台的外面,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白灰三成、土七成混合而成)把炮台包起来。三合土经过夯实后结构坚实,炮弹打在上面,只能留下一个浅洞,不至于砖石乱飞伤及炮台上的官兵。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一个时期,是我国沿海炮台建设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修筑起来的炮台,不仅高度达到了三到五丈,而且其宽度和厚度也较从前有所增加。
大沽炮台最初是指海河河口两岸南北两座圆形炮台而言。位于海河河口南岸的称为南炮台;北岸的称为北炮台。南炮台高一丈五尺,宽九尺左右,进深六尺。台顶周围二十六丈五尺,走道宽三尺。马道宽一丈五尺五寸,长二十七丈七尺五寸,北炮台较南炮台稍小。两炮台均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是大沽口地区最早的炮台。
公元1858年5月,英法联军入侵大沽口,当时负责防务的直隶总督谭廷襄弃阵逃跑,使前任苦心经营的大沽炮台毁于列强的炮火。清政府因战败不得不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但当时的咸丰皇帝并不甘心失败,他希冀英法两国军舰“来年赴北换约之时,聚而歼之”。1858年7月,咸丰皇帝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督办海防军务,重建大沽炮台。1858年9月,僧格林沁会同礼部尚书瑞麟来到大沽口,着手大沽炮台的重建工程,四个月后告竣,共建炮台六座。即南岸炮台3座,高二丈至五丈;北岸炮台两座,一高五丈,一高三丈。五座炮台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别为号,寓意“威武镇守海门之高处”。另在北岸一个民间称为石头缝的地方新建炮台一座(即大沽口西北炮台,也系大沽铁钟被英国侵略军掠走的炮台),作为后路策应。
重建后的大沽炮台,装备也随之一新。六座炮台共安设火炮60门,其中12000斤的大铜炮两门、10000斤的大铜炮9门、5000斤的铜炮两门、西洋铁炮23门。这些装备,在反击英法联军第二次入侵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赢得了那次防卫战的胜利。但是,这一次的胜利并没能扼制住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大沽炮台,北岸石头缝炮台失守,守将乐善壮烈殉国,随后南岸炮台也告不守,僧格林沁苦心经营达三年之久的大沽口海防系统毁于一旦。
到了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对大沽炮台进行了修整和加固。次年又增加了炮位,同时增添大炮4门。加上原有的装备,共有大炮九十余门,大沽炮台的防御能力再次得到加强。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的军舰以保护各国侨民为由,糜集大沽口外。八国联军通牒当时的大沽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限时交出大沽炮台,遭到67岁高龄的罗荣光将军的严词拒绝。于是联军悍然炮轰大沽炮台。
1900年6月16日晚11点,八国联军的军舰同时向大沽口两岸炮台发起猛烈轰击。大沽口南岸炮台由罗荣光亲自指挥,他沉着迎战,弹无虚发,连中数艘敌舰,其中重伤两艘俄国巡洋舰,打死打伤联军数百人;北岸炮台(含西北炮台)在管带封得胜的率领下,英勇顽强抵抗,史书记载北岸炮台在此次战斗中“用炮苦极”,令“敌锋大挫”。但由于北岸炮台清军伤亡过重,且*库被敌军击中,*起火,不能开炮,只得与敌军(主要是英军)展开肉搏,最后,北岸炮台近千名清军将士全部壮烈殉国。正是在这次战斗中,悬挂在北岸炮台上的大沽铁钟被英军作为战利品掠到了英国。
北岸炮台失守,南岸炮台也无力单独支撑,在等不到援军的情况下,罗荣光不得不率军突围到新城,而后退至天津。
翌年,战败的清朝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大沽炮台按照条约上的规定被拆毁。
今天我们见到的大沽炮台,为大沽口南岸“海”字号炮台遗址,其他炮台早已荡然无存。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