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遥远的达巴让我多少有些生畏,札达到那里还有200多公里,山路难走至极。去年的一场洪水将路冲得面目全非。越野车喘着粗气,一小时只能跑一二十公里。陪同的上尉姬教导员,矮胖,留着光头,是一个很能吃苦的军人,一年前我们就认得。他说,去年8月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大得惊人,河床改道,道路冲毁。去山岗边防连原先只需11次涉河,可是洪水最大时竟要渡河43次,达巴则无法通车。
下午,在难熬的颠簸中,我们到了达巴边防连。王指导员和战士们已等候多时,他们热情地敲锣打鼓,还为我和姬教导员献上哈达。热烈的场面,令人难忘。王指导员,30岁,瘦高个,操着浓重的甘肃口音,女朋友在乌鲁木齐工作,今年准备结婚。说起婚事,他面带羞涩,说自己是个失败者,结婚太晚。其实,男人三十结婚不算晚,况且在这遥远的边防。
边防连旁有一个小村,住着几十户藏民,村后山上是达巴古遗址,早先边防连也建在山上。
这里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自然条件十分艰苦,边防连的巡逻点多数在海拔5000米以上,有些山口一上一下就要走七八个小时。巡逻路上一会儿雪一会儿雨,艰苦程度难以想像。达巴边防连已有两匹军马活活累死。马且如此,何况人乎?
王指导员说,有一年7月,他带队去东拉山口巡逻。过夏加河时,副连长和一个战士连人带马被洪水冲倒,好在有惊无险,他们被水冲出几十米后又爬上岸。夜幕降临,找不到归路,幸好有藏族战士带路,他们又翻过两个达坂,直到凌晨两点多钟才回到边防连。一匹军马在翻越达坂时,突然倒地而亡了,那情景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那是他最难忘的一次巡逻。
晚饭后,踏着迷人的夕阳,我们去看达巴古遗址,山路陡峭,一路气喘吁吁,然而,登上山顶却让人为之兴奋,好大一个古遗址!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体,规模仅次于古格。数以千计的洞穴凿在崖壁上,许多已无法进入。宏伟的寺庙群,殿堂清晰,保留了高大的墙体,有些木门仍存。
望着眼前的古遗址,我不禁茫然,对它我一无所知。尽管来阿里之前,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却没有见到有关达巴的任何文字,仅仅知道它和古格一样历史悠久。在人类生存的地球几乎已没有秘密可言的今天,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然而,愈是这样的地方,愈容易有新的发现。
果然,我们在洞穴前找到了古老的石刻。一块圆形的石头上廖着曼茶罗。曼茶罗起源于印度,乃作法时的土坛,是密宗佛教大彻大悟的境地。另一块白石,用红色刻着的文字如同飞鸟,使人回到了远古。在残塔中我们又找到了一张纸写的经文,比手掌略大,深蓝色的,很厚,古朴而又神秘。
寺庙遣址让我更加吃惊,一座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殿堂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王指导员笑着说:“几年前村里修了新庙,可是没有佛像供奉,村民就集中起来清理大殿,出土了珍贵的木桐佛和唐卡,这些文物现在都陈列在新庙里。”
可是,更多的古寺遗址还被两三米厚的黄土掩埋着,只露出宽厚的高墙。那里面不知埋有多少文物!
在古殿旁的土堆上,我们寻到了许多散落于地的铠甲片,年代久远,铁帛的甲片锈到用手轻轻一折就断裂。甲片都打了眼,传说九眼甲片最为珍贵,可以避灾。我不停地翻拣着,突然,一长方形的甲片闯入眼帘,赶忙捡起一数正好九眼,我忘乎所以,大叫:“找到了九眼甲片!”王指导员闻声而来,接过用手一阵触摸,甲片上的硬土脱落,又露出两个小眼,原来这是一个十一眼甲片,我一脸沮丧,空欢喜一场。
在一大殿的墙上,我们还看到古老的壁画色泽鲜艳,造型精美的释迦牟尼像大小一致、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更多的壁画被埋于土下,露出的壁画无遮无掩,经受着日晒、风吹、雨淋的磨难,有些已经脱落。
这让我感慨万千,如此情景现今恐怕只有在达巴才能见到。两年前,一牧羊人在新疆库车的大峡谷发现了壁画,消息传出,引起轰动,一时各家报纸纷纷撰文,中央电视台也做了报道,大峡谷很快便人头攒动,成为旅游景点。相比之下,眼前的壁画却异常凄凉,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既无人报道,也无人问津。
天暗下来,宏大的古遗址悄悄地藏进了夜幕之中。我们向山下走去,王指导员指着旁边的一座高山说:“那上面也有古寺遗址,还残留一米多高、两米多宽的大佛底座,上面雕着人和大象,去年洪水冲毁了道路,已无路可上。”
当晚,王指导员取出一幅唐卡和一张照片。唐卡破损严重,已不见佛像,仅剩的一溜布条,绘着两只黑色的野牦牛,活灵活现,给人以力量与勇气。这或许是很早以前的唐卡,因为野牦牛早在象雄时代就受人崇拜,被本教视为保护神。照片所拍为一山洞,除了古老的壁画,洞内还塑有释迦牟尼泥塑和鹰身人面像,都鎏金饰面,金光灿灿。那尊一米多高的释迦牟尼像,残缺一耳,却依然神情隽永。洞穴距边防站几十公里,骑马要走一天,翻达坂,涉河流,我已是无力前往了。
第二天,离开达巴时,我满脑子还是那个神秘的山洞。我安慰自己,这样也好,或许今后还会回来的。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