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到东北去过年,这可不是记者的“煽动”,而是香港旅游局在去年农历春节到来前打出的一句广告词。这些年,从海外和港澳地区以及南方到东北过年的人越来越多,在旅游观光中过年,大家看中的是东北黑土地上特有的“年味儿”,大家看中的是东北人像火炕一样的火热,像小烧一样的贼辣。冷才过瘾呢!记者在吉林采访时遇到了一位从深圳过来的游客,他说:“南方太热了,穿着短袖衬衣哪有过年的样子,过年嘛,要有雪,要冷才好,才像过年,丰年好大雪嘛!”
回家去过一个冰雪年
回家过年,回家去过一个冰雪年;这是彭长春先生几年来的一个夙愿。彭先生是道地的东北汉子,打小在长白山区长大。这些年到京津地区发展,好几年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彭先生过年都是在关内过的。
这次,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彭先生从天津坐上了直达吉林的火车。他不到吉林,而是中途在梅河口下车,从那里再乘长途汽车,大约要六七个小时便可以回到他在长白山脚下的老家了。彭先生是东北浑江人,浑江现在叫白山,属于长白山区。彭先生介绍说,老东北人,尤其是老东北的乡下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彭先生说起老家的民谣来如数家珍。民谣中所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东北,尤其是长白山区农民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些家常便饭了,但在上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在过年时方可一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算不上丰富,可是,在彭先生看来,这些东西基本上已经构成了东北尤其是长白山区农村过年时的主要食品了。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玛等,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在吉林省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及长白山区的临江等地,昔日还有除夕夜必须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祭神用的,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上好的供品。
彭先生介绍说,白山是山区,也是林区,所以过年的时候,有些人家还要给山神、林神准备出一副碗筷,以求得平安;从前有人还要吃山中的野味,但现在因为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因,野味已从餐桌上消失了。彭先生说,长白山区各家讲究互送春联,自己买的春联要送给别人贴。现在的春联题材丰富多彩,除传统的之外,还有科技春联、法制春联、揭批邪教春联,甚至还有网上春联。有的乡村,所有的机动车上都贴上了红红火火的春联。
过年时的庙会像一道流动的风景,惹人心醉。长白山区的庙会有个讲究,庙会里必须悬旗结彩,谁的彩旗多,谁的人气旺,在彩旗号召下,庙会上百货杂陈,戏曲开场,人如潮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庙会里逛上一趟,就可以窥见当地的风土人情,领略传统节日欢快热烈的气氛。
庙会是民间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庙会的优势在于杂而全,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什么都有,咫尺之间,万物皆备。有人指责如今庙会的东西良莠不齐,积压品多,吃的东西太多,有味道的民俗少。尽管这样,过年的乐趣依然可以从中得见一斑。
在长白山的年俗中,正月初二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携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如果家中有几个女儿,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回娘家,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不多,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民俗是人们心底的文化,是延续一个民族发展的文化象征,而过年是中华民族各种民俗最集中的展现。如今,在东北农村,“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民谣,相信令很多东北人记忆犹新。虽然很多时候这都是长辈用来逗孩子的,但也是农村孩子盼过年的真实写照。
一进腊月门,银装素裹的长白山区的农民就开始为过年忙活起来。特别是从小年儿直到除夕,人们每天都有不少事要做,传统上,长白山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儿这天算起。腊月二十三,人们要祭灶。这时要虔诚地从墙上将灶王爷的画像请下来,并在他的嘴上抹上一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还要一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民间认为,给灶王嘴上抹糖是为了堵他的嘴,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长白山区过年到正月十五结束,彭先生说,这还不算长的,在长白山南麓靠近鸭绿江的许多地方甚至一直把年过到农历二月二才告结束,那可真是过大年了。
独特的满族年俗
东北风俗文化圈的地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以及辽宁省北部、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它的特点是满族和汉族风俗的大融合,而满族发祥地长白山区的过年风俗,至今仍保持着不少独特的内容。
吉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2700万人口中,除汉族外,还有占人口总数十分之一左右的满、朝鲜、回,锡伯等民族。其中满族和朝鲜族是人口最多、影响也较大的两个民族,其人口都超过了百万。吉林的年俗主要是汉族和满族民俗交融的产物,比如,汉族的祭灶、吃饺子等年俗已被满族人接受;而满族人冬季特别是过年所吃的黏豆包、火锅,白肉血肠等特色食品也为汉族人所喜爱。此外,朝鲜族的年俗也很有特点。
吉林的松花江两岸是吉林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他们在起居饮食、年俗等方面至今仍保留了自己本民族的习俗,永吉县乌拉街满族自治乡在年俗活动中还保留着别处难得一见的萨满文化。和汉族相比,满族人尤其重视祭祖活动,这是他们春节期间的重大活动内容,满族人祭祖以家族为单位进行,谓之为家祭,各家族多在立冬以后自己选定时日来举行祭祖活动,祭祖的时候全族人都要参加,一般为期3天。虽然在时间和形式上各有区别,但都要用猪为牺牲,祭后将猪肉烹而食之,祭祖时的气氛既热烈又庄重,“家萨满”在祭祀时头戴神帽,腰系神裙,外扎腰铃,左手举抓鼓,右手握鼓鞭,在神案前唱着迎神、安神、祭奠等萨满教神歌,边唱边舞,其动作刚劲,舞姿粗扩,节奏疾骤,内容丰富。萨满祭祀活动相传历史悠久,被称为是研究民俗和宗教文化的“活化石”。
东北汉族大秧歌素以火爆热烈著称。而满族大秧歌更具特色。满族人扭秧歌时,其男女着装皆为满族传统服饰,步法也与汉族秧歌不同,分为吉祥步、鹰步、马步等三种,扭动时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其舞姿阵法亦与汉族有别,系边歌边舞。
正月十五的晚上,满族的青少年常玩一种“请笊篱姑姑”的游戏。把用柳条编成的笊篱(捞食品的一种炊具,汉族人也在日常使用)用白纸包上,上面再画上少女脸谱,系
上彩带,插上花朵,即为“笊篱姑姑”。再找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用红布蒙上头再喷洒些白酒,让她双手擎着“笊篱姑姑”,人们围着这个小姑娘边跳舞边高唱《请笊篱姑姑歌》:“笊篱姑姑本姓白,戴朵花,背捆柴,扭扭哒哒下山来。你也拍,我也拍,拍着手儿跳起来。”这时大家都兴奋地喊:“姑姑来了!”“姑姑”向哪一边舞,别人也跟着向哪一边舞,直到尽兴为止。
而现在,春节对吉林农村的满族人来说主要是休息和娱乐的日子。他们和汉族人一样,过年期间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或串门聊天,或扭秧歌、跑旱船、打扑克、玩麻将牌,满族人玩的麻将牌里有一种纸麻将,是当年闯关东的汉族人带来的,这种以水浒人物为背景的纸麻将至今在东北广大农村还十分盛行。孩子们则忙着吃糖果、放鞭炮、打冰嘎(陀螺)、拉爬犁,玩得不亦乐乎。
居住在长白山区的满族姑娘媳妇和女孩子们喜欢在春节期间玩“嘎拉哈”,这是一种用猪、羊或者山中狍子的后蹄骨头所制成的玩具,有的还染上各种漂亮的颜色。她们三五人围坐在炕上,或单人一伙,或两人一组来玩,其玩法有掸、摞、抓等多种形式,很是有趣。
扭不完的秧歌道不完的情
到东北采访,每到一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碰到扭秧歌的、耍花灯的,跑旱船的。当地人说,不要说过年了,就是平时有啥喜事儿,东北人也说不定会凑在一起扭一扭的。
在沈阳,我们赶上了由沈阳市沈河区政府举办的扭秧歌大赛,来自该区各街道以及民间的秧歌团体纷纷登台亮相,把东北人扭秧歌的热情和水平都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当时天气差不多有零下二十摄氏度,可演出者的热情却非常高涨,有的演出者虽说年龄已经很大了,却始终穿着单薄的演出衣裤。记者采访了一位参加演出的老大爷,问他穿的这么少冷不冷,老大爷说,只要是扭秧歌,不管是自己扭还是瞅别人扭,心里都是热乎乎的,这心里一热身子骨也就不觉得冷了。
正月十四,记者在黑龙江海林的一个叫半山屯的小山村亲眼看到了一场民间的秧歌表演。这是一个汉族与朝鲜族居民杂居的村庄,但不管是汉族还是朝鲜族,他们扭秧歌的时候都十分投入、据说从年前开始,不管天气有多冷,每天半山屯的群众都会自发地走出家门扭秧歌。记者问一位扭秧歌的群众,黑龙江的秧歌跟辽宁、吉林那边的有什么区别,他说,区别也没啥区别,都挺火爆的,不同的是我们这边的秧歌步子迈得更大。
正月十五,记者在牡丹江市的大街上又看到了秧歌表演。扭秧歌的队伍从大街上舞动着走过,络绎不绝,有行路的群众自发地进入扭秧歌的队伍,虽然舞姿不怎么讲究,可那兴奋的劲头却溢于言表。
到东北过大年,过的就是这么个火爆劲儿,过的就是这么个痛快劲儿。过年,从年前到十五,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到处都响彻着清脆的锣鼓点,到处都扭动着舞秧歌人的动人身影。
据说东北秧歌起源于古代播种插秧的劳动生活,与古代祭祀农神乞求丰收所唱的颂歌及表演方式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农歌,戏曲,杂技、民间武术的技艺和形式,从而从最初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而且,研究显示,最初的东北秧歌是在春节及一些重大节日上才表演的节目,经过漫长的沿革演变,才发展到今天这样一种雅俗共赏,没有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民间歌舞。
据《柳边纪略》等书籍记载,东北身歌与东北二人转原本并不像今天分的这样清楚。尤其在春节的时候,秧歌和二人转往往都是合在一起表演的,所以秧歌队伍里至今仍保留着白蛇,青蛇、许仙以及《西游记》等戏剧表演里才有的故事人物。从前,东北地区一直流行着一种以秧歌贺岁,拜年的形式。如果在城里,秧歌串街则双行纵队,边舞边行,遇有鸣鞭炮或是备茶水迎接者,则停下打场,就地演出;如果是在农村,秧歌队伍进各屯拜年都要事先联络,获准后人屯子中心广场或开阔地,慢走阵,舞圆场,旗鼓居中,除扭秧歌之外,其间还要唱二人转和小戏,然后向全屯父老乡亲们拜年。
东北农村,尤其是在吉林农村还有在正月十五办“灯官会”的习俗。届时由选出来的“灯官”巡灯,“灯官”带着秧歌队伍一路查灯,谁家的灯漂亮会受到奖励,反之不挂灯者会受罚、虽是带有一定的奖惩性质,但实际上是又一种形式的秧歌表演,很得群众喜爱。
今天的东北秧歌,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披沙沥金,推陈出新,其风格独特,形式诙谐,融泼辣、火爆、幽默、文静,稳重于一身,即所谓“稳中有浪,浪中带梗,梗中有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还有花样层出不穷的“手中花”,节奏明快且富有弹性的锣鼓点,“哏儿、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今天东北秧歌的突出特色。
到东北来过年吧,这里不光有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不光有绵绵不尽的高山峻岭和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还有黑土地上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还有总是扭不完的秧歌和永远道不完的情。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