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走进西南联大,就是走进卫段历史,这段历史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9年时间,但是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却熠熠生辉。
6月的昆明,气候如春天般润滑凉爽。我去那里开会。会后,大家都去世博园参观了,而我去过不止一次,便告假不往。突然想起了西南联大,遂问道:“西南联大旧址在什么地方?”对曰:“云南师范大学。”于是我决定,这个下午就去那里了。一位司姓朋友自告奋勇带我一起去,感激不尽。他告诉我:“我与作家张曼菱住邻居。她拍了一部有关西南联大的电视片,送给我一套光碟,有书。一会儿我先到家里取来,借给您看,您用完后给我就行。”又是十分感激。
对于西南联大,我自是知之不多,却又十分熟悉。之所以熟悉,是因为这个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学,只存在了9年时光,但它是在那么特殊的历史时期诞生的,又曾经有过那般不同以往任何大学的艰苦经历,又培养出那么多大师级人才,实在是了不得。它本是我心目中的圣殿,虽然对于它,与其说是了解这所学校的那一点点,不如说我知道它培养的人才更多一些,这次对于它的采访,实在有些突兀,心情却如朝圣一般。
走进云南师范大学,向前赴不远,就看到了一座立像,那是闻一多的全身雕像,传神着闻一多先生的深沉、睿智、无畏,似乎一直在审视每天从他身边走过的每一个学生。看到这座像,有如看到了他从诗人奋起为勇士的经历。再往前走,看到了那个门, 门上那个黑底白字的横标,清清楚楚地写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行大字。此时,心情不由得澎湃起来。这幅照片,曾不止一次看到过,现在它就在我的面前。它就像是一条时空隧道的大门,向着我这个初来的拜访者招手。
这里十分安静。在云南师范大学大院里,到处是学生、教师,人来人往,并不寂寞。但是这里,好像人们不愿惊扰那段尘封的历史。进门不远,就看到三座雕像,依次是: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这三人原本是北方三座大学的校长:蒋梦麟——北京大学校长;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张伯苓——南开大学校长。三座大学联合南迁后组建了西南联大,他们就成为三位常委。三位校长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 以中国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传统与科学报国的气魄,带领诸多“子弟兵”,从长沙步行到昆明,然后不畏条件的艰难,不但建成了一所旷古未有的大学,而且培养了那么多优秀人才,真是让人敬佩。然后迎面而来的,是左边一座草棚,右边一座教室。司向我介绍,草棚是后来建的,是当时的学生“宿舍”缩影。当然,只是象征而已。因为这座草棚只有几根柱子,没有墙。原来有墙,恐怕也是土坯的。这一间草房里有十个窗户,只有窗框而无玻璃。每一个窗户下摆放两张双人床,一间大房子里住着40个学生。每到冬天,学生们就用报纸把窗户挡上,聊以保温。那座教室据说是原来的教室。马口铁做的屋顶,现代人看来,那是最简陋的建筑。我怀疑这间教室也已经过了人工改造,因为记载里说,教室是土坯砌成,而这间教室却已是砖墙了。教室的门锁着,但是门关得并不严。我走到窗前,把相机伸进窗口,照了几张教室的内部:有一张讲台,二十几把木椅。想起这里多雨,下雨时,房顶上一定会丁丁东东响着雨声。现在那里已是水泥铺地了,当时则不然。赶上下雨,场地里一片泽国,教师学生走出教室,不趟水怎么行?好在昆明四季如春,特别热的时候不多,否则就凭那马口铁的屋顶,夏天也会把人热死。
在草棚与教室之间,后人用水泥雕刻成14幅浮雕,讲述着西南联大师生的故事。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教学,有他们的奋争,有他们的气节。
在西南联大时期,师生们生活的艰苦自不必说。教授们开始的月工资尚可维持三个星期的生活,后来连两个星期都维持不了。教授夫人们不得不自己制作糕点或织毛衣出卖来贴补家用。
当时那么多教授:文科有冯友兰、罗常培、陈寅恪、朱自清、吴晗、吴宓、闻一多,理科有吴有训、吴大猷、华罗庚、江泽涵、赵忠尧、李继侗、杨石先、陈省身、周培源、赵九章,加上总务长郑天挺、教务长潘光旦……培养出来像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黄昆、邹承鲁、郝诒纯这样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新中国的“两弹元勋”23人中有8人是西南联大学生,其中首推邓稼先。邓稼先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从小在北京上中学时就是同学,两人友情笃厚。1971年,杨振宁回国,曾问邓稼先:“中国造原子弹有没有外国人参加?”邓稼先当时没有回答。后邓稼先请示上级,周恩来总理指示,把真情告诉杨振宁。邓稼先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造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信立即送到上海,当时杨振宁正在上海的一个宴席上。他看完这封信后,立刻站了起来,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关于学校的建筑,这里只剩下了这些。再往后面走,就是纪念碑、烈士墓。这里一共有六座烈士墓,两座大些的是教授的墓,一座是李公朴的,一座是闻一多的,四座排列整齐小一些的墓,是“一二·一”烈士的,保存完好。再有就是一座大的纪念碑,是最具有纪念意义的,那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800名)仕士的名字。1940年10月13日,23架日本飞机飞临昆明上空对昆明进行轰炸。这一次轰炸实际上是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为攻击目标。轰炸过后,房屋毁,瓦土堆。从此,昆明城中,“跑*”就成了家常便饭。虽则如此,联大师生却照常上课。一次“跑*”中,邓稼先与杨振宁躲在一个洞里,杨振宁背诵陆游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邓稼先却背的是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林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由此看出当时联大的学生对于艰苦是一种多么乐观的态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1年。是年8月1日,由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空军志愿援华人员来到昆明,组成“飞虎队”。12月,飞虎队在昆明上空对日机进行了摧毁性打击,从此日机才不敢再飞临昆明上空。为了配合盟军作战,西南联大前后有800名学生投笔从戎。这座纪念碑就镌刻着这800名壮士的姓名。这座纪念碑也被称为“三杰碑”:闻一多篆额,冯友兰撰文,罗庸书丹。
这里草木茂盛,环境极佳,寄托了后人对前辈知识分子气节的无限景仰。
走出西南联大纪念场,看到云南师范大学学子们的无忧无虑,不禁生出无限感慨。这座现代化的大学,是当年西南联大结束、三座大学在抗战胜利后北迁时,把联大的师范学院留置云南,以作为对云南父老乡亲的回报。现在的学生们在这里接受着现代的教育,享受着春风与雨露。他们可否想像得到,当年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抗战初起时,为了留下中国的知识分子,让他们以科学知识报效国家,从北京、天津迁到长沙,立为“长沙临时大学”。后又接到通知,让他们继续南下,到昆明再办大学。于是其中的近三百名师生用了68天时间,走行1750公里,徒步从长沙走到昆明。1938年2月19日傍晚动身,1938年4月28日到达昆明。1938年8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宣告成立。原来三校的三位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任常委。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举行毕业典礼,立碑于昆明校址作纪念。梅贻琦常委代表学校宣布,西南联大正式结束。师生们在碑前唱校歌告别。
西南联大历时9年,500名教授、助教和职员等,培养出8000名学生(毕业2440人)。就是这8000名联大子弟兵,成了新中国各个学科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补足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人才匮乏。
让我们记住,在国难当头之际,有那么多中国的大知识分子,不远几千里,走到中国版图南陲,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授知识于青年,示气节于学生,教做人于弟子,浩气长存,留下美名万世流芳。而那些当时还是学子的青年,在血与火中求学与锤炼,后来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据统计,在自然科学方面,西南联大的教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72人,学生中,中科院院士78人,学生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总计160人,其中2人为双院士。在人文科学方面,全国61名学部委员中,西南联大教授有11人。
壮哉,西南联大!
(资料来源于张曼菱著《照片里讲述的西南联大故事》)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