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父母怎样看自己儿女,东西方也不完全相同。
在中国,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的掌上珠、心头肉。穿少了怕冻着,穿多了怕捂着;少吃了怕饿着,多吃了怕撑着……真是体贴入微,事事操心。西方父母呢?虽然他们也对自己的儿女充满爱心,但爱和爱却不同。他们对孩子的事情,绝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包办代替。一次访美,深秋的早晨,我们西装革履,仍有凉意。但我们看到,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大西洋海滩,两个十来岁的美国男孩,穿T恤,着短裤,冻得直淌清鼻涕。我们跟翻译说:“看把孩子冻的,他们的父母也不管管。”想不到翻译的回答是:“美国父母不会管的。他们认为,真要冷了,孩子自己会穿衣服的。”
看,东西方的差别就是这样。
这种差别,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东西方观念的不同。中国人这样对孩子,是源于他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西方人对孩子那样放手,是因为西方人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
具体分析起来,概而言之,这种差别,至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在家庭角色的定位上, 中国父母更强调家庭是一个整体,孩子只是家庭的一分子,而西方父母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这从家庭成员互相之间的称谓上也可看出。西方家庭,孩子之间,往往是直呼其名的多。哥哥姐姐叫弟弟妹妹,直呼其名,弟弟妹妹叫哥哥姐姐,也直呼其名,很少以哥、姐相称。父母也很少强求孩子们的言行,甚至孩子们叫长辈的名字,也都是很自然的事。西方家庭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基于西方人的平等意识,不管你是哥哥还是弟弟,不管你是父亲还是儿子,大家都是平等的。也正因为是平等的,大人在和孩子说话时,都会蹲下来,以避免有居高临下之感;另一方面呢?就是西方的父母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强调独立个性。约翰就是约翰,玛丽就是玛丽,用不着在互相之间的称谓中,突出我是你的弟弟,你是我的姐姐。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大家都是平等、独立的。而在中国家庭,对哥哥姐姐乃至长辈直呼其名,就不可思议了。假如有的孩子真那么没大没小,便一定会遭到大人的斥责。如果这种行为让外人知道了,外人也一定会认为这孩子没礼貌,少教养,不懂规矩。中国父母对孩子,从小就教育他们要懂得长幼有序,懂得“尊敬”长辈。不能没大没小,不能直呼其名。这就说明,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家庭很注重孩子的礼貌品德教育。同时也说明, 中国孩子在家庭中的定位,是由他人来决定的,个人离不开家庭这个整体。你是你哥哥姐姐的弟弟,我们是你的父母,这就是你的定位。这种地位的确定, 当然也就同时确定了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
二是中国的家庭,父母甘为儿孙做马牛,而西方的家庭,只要孩子能干得了的事,父母绝不伸手。据说,有孩子的美国家庭,通常都有一把这样的椅子:前面有一块木板,洁净光滑,两旁有扶手,与木板、椅背相连。吃饭的时候,大人把孩子放进这样一把椅子里,再放一些食物在木板上,就再也不管了,任由孩子自己抓着吃。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这样“自食其力”了。这样“自食其力”的结果,是孩子的小手上满是黄油、奶酪,小脸上也满是黄油、奶酪,成了一个马戏团小丑。即便如此,作父母的,也视而不见,任由孩子随意挥洒。你想丰衣足食吗?那你就自己动手吧。中国家庭若是这样,那就成了笑话、奇闻了。中国家庭,孩子老大了还得父母喂,那是常事。媒体上不是有过报道,都是小学生了,连鸡蛋壳怎么剥还不知道呢!再说睡觉。中国的孩子,有的十来岁了,甚至上了中学了,晚上睡觉还得赖在母亲怀里。有的孩子,老大不小了,不抱着母亲的胳膊,还睡不着觉。西方的孩子,八九个月大就在父母的居室里独立睡一张小床,稍大些,就会单独睡一间屋。西方父母,在孩子打理日常事务时,从不帮忙。父母只帮孩子做一些以其年龄还无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西方父母带孩子出去玩,只要不是有危险的地方,父母都任其自由。大人干大人的事,孩子玩自己的。一旦孩子摔倒,哭开了,父母也不会前去搀扶,而是大声地鼓励他们:“嗨,自己爬起来!”西方父母让孩子从小就拥有选择的自由。他们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只会交给孩子“开门”的钥匙。他们认为:“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他们总是站在孩子后面,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大胆地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西方父母这样做,目的就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他们从小就有自立能力,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到了18岁以后,即使上学,绝大多数的青少年,也都自己挣钱去交学费。西方父母认为,“一个人的冷暖,必须由自己去感觉。如果一个人的冷暖凉热都要由父母来‘决定’,这个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
与美国父母比较起来,中国父母就管得太宽了。父母宝贝孩子,往往能够以忽视和牺牲自己为代价。他们任劳任怨地承担起帮助孩子成长的责任。为了让孩子站在他们的起点上往前走,他们力图使孩子不走或少走他们的弯路,几乎是孩子的一切,他们都要去操心,去安排,甚至包办。上学要操心,工作要操心,找对象结婚生不生孩子,父母也要操心。这当然有孩子自己能力的问题,有父母对孩子的博大的爱,但无法否认的是,中国父母在对孩子的看法上和西方父母不一样。他们认为孩子是属于他们的,属于家庭的,在孩子的身上,寄托了他们、甚至整个家庭的希望和理想,他们能不事事操心吗?
还想说说的,是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婚姻爱情。中国父母认为,婚姻爱情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不能含糊。即使现在人们相当开明了,父母也不会完全撒手不管。未成年孩子如果早恋,父母绝不容许。成年子女找对象结婚,父母的意见,也举足轻重。西方父母就不这样。一位母亲去美国看望女儿。女儿已经和美国人结了婚,非常美国化了,并且也有了女儿。女儿的女儿16岁了,正读高一。一天,她洋洋得意地告诉家里,她已有了一个最要好的男朋友,是同班同学,她要到他家去过周末。女儿不但没有阻拦,还帮着准备了两个安全套。老人对此十分不解,便责怪女儿:“孩子那么小,人家防还防不过来呢,你却放纵她,成什么体统!做什么妈妈!”女儿温和地劝慰母亲: “十多岁的大姑娘,在婚前与要好的男朋友亲热一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就当成婚后性生活的演练吧!” “这事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防也没有用,与其让他们懵懂中出错,不如明明白白地跟他们说清楚,让他们做些防备。”这就是西方父母。这样做父母,相信中国父母绝不会容忍。
三是中国父母打骂孩子是教育,是爱护;西方父母打骂孩子则是犯法,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统计一下中国的父母,尤其是父亲,从没有打骂过自己孩子的,恐怕是凤毛麟角。他们的“理论”是:孩子是自己的,怎样教育是自己的事。父母打骂孩子,天经地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自古皆然。父母打骂孩子,那是为孩子好,只要不打坏了,也绝不会有人干预。在西方,这绝对不行。因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人,和所有的人都一样,都是平等的,父母也不允许打骂孩子。这一点,有些中国父母到了西方,很不适应。其实, 岂止是中国父母,个别美国父母也有因此而栽跟头的。2002年9月13日,26岁的美国妇女马德琳·图古德,因退货与店方发生争执后竟拿自Z4岁的女儿撒气。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对女儿玛莎“施暴”的画面,全部被停车场内的监视录像拍到,随即被交给了警方。9月23日,马德琳·图古德便以虐待及殴打儿童罪受到指控,并被警方逮捕。24日,马德琳在印第安纳州一家联邦法院接受了问讯,在缴纳了5000美元的保释金之后,她获准暂时获得自由,但她已被司法机构剥夺了女儿的监护权,如想见上女儿一面,必须在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之下。最终,她不仅要被判刑,而且今后能不能再获得女儿的监护权,还得以观后效。
四是中国家庭生儿为防老,西方家庭生儿是尽责任。社会学家认为,中国的养老方式是反哺模式,西方的养老方式是接力模式。也就是说,中国家庭是双向抚养模式:儿女年幼时,父母抚养儿女,等到父母年老力衰,儿女长大*,儿女再抚养老父老母。西方家庭是单向抚养模式:儿女年幼时,父母有抚养儿女的责任,儿女长大*后,便完全独立出去,父母年老力衰了,儿女也没有抚养父母的义务。中国这样的双向抚养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便也可以说,父母抚养儿女,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既是投资,就得讲回报。因此,儿女长大之后,便一定要尽赡养父母之责。西方便不同了。西方父母生儿育女,是不求回报的,他们尽的,只不过是一种社会责任而已。
以上,仅是东西方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点滴不同。
当然,中国父母之所以把孩子看作“私有财产”,自有它的缘由;西方父母之所以认为孩子是独立个体,也有它的道理。只不过是由更深层次的文化不同所致罢了。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