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说到芙蓉村,不能不提芙蓉三崖。我在第一篇文章《如诗如画楠溪江》里就曾提到,我们从永嘉县城出发去几个小镇采访时,出了县城不远,就看到了远处奇特的山崖,如莲花盛开,其中有三个山峰相挨甚紧,犹如莲花三瓣,其形酷似。即便是从没有听说过“芙蓉三崖”的人们,诸如我辈,也不可能不被山峰的奇特而吸引,所以我们下了车,以为是“芙蓉村”到了。资料显示,沿着楠溪江这一带,许多村子都能得到芙蓉三崖的“惠顾”:下园村、芙蓉村、岩头村、溪南村等。这些村子都以芙蓉三崖借景:如芙蓉村的芙蓉池“水映芙蓉”、岩头村的丽水湖“水映三崖”……由此可见,芙蓉三崖对于当地的影响。
有这么多村子都以芙蓉三崖为自豪,可是当初能够抢先一步以“芙蓉”“注册”的,只有芙蓉村。在我们还对这里一无所知的时候,一听芙蓉村的名字,就觉得这里一定长满了芙蓉。后来看书才知道,芙蓉村里无芙蓉,只是借山上的景致罢了。但是这里既能“抢注”,也是有它一定道理的。芙蓉三崖在芙蓉村的西南面,每天清晨太阳出山之时,霞光照映在芙蓉峰上,其色白里透红,不光是形似芙蓉,颜色也很像。村子里有一个大水池,名叫“芙蓉池”,就是因为每天傍晚芙蓉峰都会倒映在池水中,因此村子便命名“芙蓉村”了。
我们走进芙蓉村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一天跑了四个村(虽然其中有一个没能找到),真有些疲乏了。但芙蓉村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芙蓉村的东门是村子的正门。我们从正门下了车后,看到的这个村门,真有点像公园大门。从这个门的设置看,村于是封闭型的,村门一关,这个方向便没有通道可以出来。当然,这个村子不止这一个门,还有好几个门。历史上出于防御的需要,芙蓉村共有七座寨门,其东门是主入口。别小看这个门,它也是“老祖宗辈儿”的了。它建于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为二层阁楼式建筑,歇山顶。上为谯楼(京剧里经常有“听谯楼又打四更牌”的唱词),下为大门。由于大门封闭,故当年它的防御功能之强也可以想见。
与苍坡村以“笔墨纸砚”来布局相仿,芙蓉村是以“七星八斗”来布局的。“星”,是指道路交汇处的方形平台;“斗”是水渠交汇处的方形水池,是“星筑台”、“斗凿池”以为象征。“七星”呈翼轸形分布,“八斗”为八卦形分布。道路与水系交叉纵横,成为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用处颇多:和平时期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可用来防火、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等;战争时期,“星”可以用来作指挥台,“斗”可以用来贮水以防火攻。此外,“七星八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芙蓉村的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犹如天上的星斗一般。由此看来,芙蓉村的先民们在设计村子的功能上,真是煞费苦心。之所以想到贮水以克火攻,是因为芙蓉村曾经有被火烧的惨痛历史。南宋末年,元兵南下,芙蓉村村民陈虞之为咸淳元年进士,他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领全村义士八百多人据守芙蓉峰整整三年,终于全部殉难,陈虞之*殉国,村子被元兵烧毁。因此在元末明初重修村子时,人们便将原有的小村合并成大村,建起七门及两道石砌围墙,并建“八斗”以贮水。
芙蓉村的主街与其他楠溪江古村落不同,一般的古村落的主街,都与村门相垂直,而芙蓉村的主街长塘街却是进门后要拐一个弯才到,而且它的主街也不一贯到底。这可能是从“风水”角度考虑的。长塘街的东端是“七星”之首,西端原为“八斗”之一,现已建屋,只剩半方水塘了。
芙蓉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可以说是饱经沧桑。据《陈氏宗谱》明弘治十年(公元1479年)记载:“唐末,为避乱世,有陈氏夫妇,从永嘉县城北徙,沿楠溪江就深山坳里,至芙蓉峰旁,只见此地横腰带水,后枕纱帽岩,三龙抢珠,四水归塘,于是筑屋定居。”至今芙蓉村仍以陈姓村民为主。
从书里的画面上,我们看到了芙蓉池的秀美。遂打听水榭的所在,按照村民的指点,我们来到了芙蓉池旁。芙蓉池位于长塘街南侧,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池子并不太大,但是设在芙蓉池里的芙蓉亭却十分安适,要知道,我们正是看到了芙蓉亭的亭亭玉立,才决定来这芙蓉村的。芙蓉亭是一座带有阁楼的歇山顶式建筑,有4根支柱、12棵檐柱,周围有美人靠。如果在盛夏太阳落山以后,吃过晚饭,村民们闲坐在亭子里,当是很惬意的。如果只看这水榭,也与公园里的相仿——既可乘凉,也可欣赏美景。
但这里毕竟是村子而不是公园。既然是村子,那么就不可能只把水榭当作观景之所,它还要具有生活功能。芙蓉亭建在水中央,两边有石板桥与两岸相连,一边是长塘街,一边是民房。在民房一边,有石阶通往水边,可以在石阶的最下一层洗衣洗菜。西面不远处是芙蓉书院。说到书院,笔者不由又多想一层。南方的小镇,文化气息很浓。这样一个小村子,居然也有书院,虽然我不曾到书院里一走,但是能够想到把书院建在村上,也算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
我们在芙蓉村里徜徉,小村生活恬静而充满生气。虽然房屋已显古旧,尽显沧桑,但是掩不住它的内涵。历史本身就是弃旧从新,但是历史的痕迹却让人深沉。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