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表明其生前地位显赫。记者看到,这些干尸距今已经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但看上去依然保存完好。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新疆干尸与埃及木乃伊不同,完全是在当地干燥的气候下,尸体自然脱水、风干而形成的,而后者是人工制造的。 看点二:被火烧过的古剧本 焉耆古国文物是本次展览的又一亮点。焉耆是进出塔里木盆地北部绿洲的必经之路,也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咽喉地段,也是古代西域丝绸之路上两个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这一地区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本次展览是这些珍贵文物的首次集中展示。 记者看到,这次展览中《弥勒会见记》、彩绘泥人首镇墓兽等珍贵文物都来自古老的焉耆古国。历史博物馆的黄琛先生介绍,其中《弥勒会见记》剧本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一部剧本,比用汉文写成的剧本早六七百年。这部剧本现存88页,出土时叠放一起,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看点三:人俑中看西域生活 这次展览中一批来自吐鲁番的汉唐文物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西域人民生活的画卷。这些文物包括木俑、泥俑、丝织物、《伏羲女娲图》和文书、镇墓兽等。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其中一尊彩绘天王踏鬼木俑由32块不同的木料拼接而成,虽然历经千年但依然色彩如新,栩栩如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木俑国内仅此一件。还有大量彩绘的劳动俑群展示了当年西域人民劳动生活的场面,看起来别有风趣。 黄琛先生介绍,内地俑以陶质为主,新疆则以木雕、泥塑为主,这种差异是新疆特有的自然条件造成的。新疆干燥的泥塑几乎与陶质一样坚硬。一组彩绘妇女泥俑群,极为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在从事舂米、簸粮、推磨、烙饼等家务劳动中的形象。 另外,新疆伊犁波马墓出土的金银器也是首次亮相京城,可以看到,这次展出的镶嵌红宝石面具、金盖罐、剑鞘等文物都工艺精美、制作精湛,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些华贵的器皿和富丽的丝织品都显示了墓主人显赫的身份和地位。 记者了解到,展览期间还将邀请专家推出三场免费讲座—— 14日:日本专家小岛康誉主讲《尼雅考古十三年》; 19日:北大教授齐东方主讲《感受远逝的文明——我所经历的尼雅发掘》; 3月16日:著名考古学家林梅村主讲《新疆考古新发现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