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p; 中国科学界10多年前就开展可燃冰相关研究,但由于可燃冰开发是“深海浅挖”,起码要到几百米深的海域钻探。因此,技术和设备必须非常完善,才能保证勘察成功及人员安全,所以我国至今尚未取样或探得含量。 “海底使者”挑选严格 广东的科学家将担任这次的海底勘探。由于面对的是变幻莫测的海底,必须经过极为严格的测试。除了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外,还需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以有能力在海底独立地生活、工作,完成科学试验任务,面对那些难以预测的风险,目前哪位广东的科学家能获此重任尚未确定,但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太高或太胖,因为太高太胖者在几百米深的海底需氧量太大,很难活动自如。 届时,勘察船将采用卫星遥感、声波等技术,对南海深海域海水进行分析,发现“海水盐度”、“海表面温度”异常的情况,再确定方位继续深勘。根据目标,中国的可燃冰取样将在今明两年内完成。 相关链接 可燃冰:新型洁净资源 可燃冰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资源,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固体,可以作为传统化石原料如石油、碳的代替品。而且,可燃冰储量巨大,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蕴藏的天然气总量约为1.8~2.1×1016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总碳量的两倍。国际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印度、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墨西哥等都先后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以及相应的研究机构。我国在90年代后期也研究出了在西沙海槽、东沙陆坡、台湾西南陆坡、南沙海槽、冲绳海槽等可能存在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 目前有日、美、加、俄等国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在可燃冰的取样和探矿上,中国虽比美、日等国落后近20年,但可燃冰的基础研究仅有5年差距,如果奋起直追,并不会落后于人。目前日本已明确提出,2016年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采,美国的时间表则是2015年,而中国则把这一时间表预测为2020年间。(冯榕 裴静怡 李洁尉)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