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大学医学部教研室发出通知,要求各院系把教学实验中涉及的动物实验填表上报,学校组织专家逐一论证,以规范、加强动物实验管理。此前,该校被指拿流浪猫做实验,校方调查后否认。
“动物尸体应封口统一处理”
昨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郑振辉主任称,根据报道,“降压药的作用机制”实验中,确有不到位之处。此前,本报报道北大医学部一药理学实验用猫来源不明,且未经消毒。校方称实验用猫来自养殖场,但未透露具体名称。
郑振辉指出,从动物福利的角度看,应尽量减少实验给动物造成的痛苦。实验结束处理动物尸体时,应放入袋中,封口后统一处理。
新开设动物实验须经审查
除实验动物科学部主任外,郑振辉还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委员,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分会主任委员。他坦言,虽然国家有实验动物管理的相关条例,但目前对教学实验仍缺乏具体规范。
郑振辉称,报道见报后,决定重新梳理全校动物实验工作。昨日教研部已下发通知,要求各院系把教学实验中涉及的动物实验填表上报,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逐一论证,加以规范。
他介绍,北京大学从2006年起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增设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分会,负责审查新开设的动物实验。由于“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中,猫作为经典的实验模型已存在近30年,之前并不在审查之列。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
郑振辉介绍,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动物。实验用动物的概念比实验动物大,包括实验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等。
目前对于实验用动物没有明确的规范,郑振辉建议将“实验用动物的实验环境认证问题”列入政府相关部门的课题研究范围。(记者蓝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