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揭苏门答腊兔起源:在中国西南 |
|
|
来源:《科学时报》 更新时间:2010-9-6 10:50:28 |
|
|
研究证实苏门答腊兔的起源中心在中国西南地区
本报讯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被首次发现。我国学者的这一发现为苏门答腊兔的系统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数据,对揭示这类兔的起源及探讨东南亚地区第四纪期间哺乳动物扩散事件以及古生态环境变迁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等新近发表的论文披露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
2007~2008年期间,北京大学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有关人员联合进行地质古生物调查,在广西崇左发现了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的新层位。经系统发掘,采集到数量颇多的巨猿、长臂猿、武陵山大熊猫、中华乳齿象、双齿尖河猪、凤岐祖鹿、中间猪尾鼠等8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特别发现了一件苏门答腊兔下颌骨标本。
金昌柱等通过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苏门答腊兔的起源中心应是中国西南地区,然后扩散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等其他地区。中华苏门答腊兔的发现将为探讨东南亚地区晚新生代哺乳动物扩散事件、古生态环境变迁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化石依据。
苏门答腊短耳兔(Nesolagus)俗称条纹兔,是现生兔形类乃至哺乳动物门类中种群数量最稀少的世界濒危动物之一,现生种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及老挝、越南的长山山脉。由于以前没有化石材料,该类群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个谜。
金昌柱担任第一作者撰写的《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发现》揭开了这一谜底。该文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8期,文中记述的中华苏门答腊兔(新种)系广西崇左三合大洞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兔形类的唯一代表,也是亚洲首次发现的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
该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化石种(新种)一件下颌骨的形态描述及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两个现生种的比较表明,化石种明显比现生种原始,但系统发育过程中也像现生种一样仍保留幼体发育特征,表明它可能是苏门答腊兔的直接祖先。另一方面,依齿冠构造对比研究新种与我国云南禄丰发现的距今800万年前的长褶翼兔(Alilepus longisinuosus)有密切亲缘关系,进一步证明了苏门答腊兔的起源中心应是中国西南地区,然后扩散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等其他地区。(王学健)
|
上一个动物世界: 鳗鱼种群灭绝之旅 处境危急但未在重点保护之列 下一个动物世界: 英国雄龟35年春心未动 动物园用情敌刺激(图) |
|
|